效果图:
1.由于写过程是要重新画一次的,因此以下提供的抓图和原图会略有不同。
新建500*500文档,白色背景。
新建图层1,选椭圆选框工具,在下方画个椭圆,填充颜色。这里用蓝色(65/65/165),以下需要填充的都用这个颜色。(01)
2.如果刚才的填充不是用快捷键而是用油漆桶工具,就要再选择选框工具,然后用键盘的箭头键来移动选区。按住SHIFT点键盘的向上箭头键1下,将选区向上移动10个像素,按CTRL+SHIFT+I反选,按CTRL+J复制出新的一层。
选择图层1,按CTRL点击图层载入图层1的选区,按SHIFT点键盘向下箭头2下,将选区向下移动20个像素,执行选择--变换选区,按住ALT,略为收缩选区的宽度。(02)
3.按回车完成变换后,按CTRL+SHIFT+I反选,按CTRL+J复制出新的一层。隐藏图层1后是这样子,上边是图层3,下边是图层2。(03)
4.选择图层2,载入图层2选区,将选区向上移动约3个像素,执行选择-羽化,半径为2像素,反选,执行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降低亮度30,降低对比度30。(04)
5.选择图层1,降低亮度40,降低对比度30。(05)
6.在图层1上新建一层,载入图层1的选区,选择渐变工具,设前景色为白色,背景色为黑色,在选区内从右下至左上拉径向渐变。将图层混合模式设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降低为30%,按CTRL+E向下合并到图层1。(06)
7.在最上面新建图层4,载入图层1的选区,将选区向上移动20个像素(在选框工具的状态下,按住SHIFT按键盘箭头键1次移动10个像素,放开 SHIFT按1次1个像素),执行选择-变换选区,在窗口上方变换的选项中将水平缩放的比例调为102%,按回车2次完成变换。将前景色调回刚才的蓝色,按ALT+DELETE填充。(07)
8.不要取消选择,执行选择-修改-收缩,5像素。再将选区向上移动2像素,按DELETE删除。(08)
9.取消选择,考虑到完成后我们要往篓子里装东西,必须分成前后二层来做。选矩形选框工具,在上半部画个选区,羽化1。(09)
10.按CTRL+X剪切,再按CTRL+V粘贴出新图层5。粘贴时图像会自动贴在画布的中间,好象有快捷键可让它粘贴在原位的,我不记得了,把它向下移回来就好。给图层4命名为“前”,图层5命名为“后”(在图层点右键选图层属性就可命名,也可以按ALT双击图层)。
图层的大量复制移动有不少方法,这里选择用设置动作来完成。在图层面板上选中“前”层,打开“动作”面板,点击右上角的小三角,选“新动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功能键,例如选F5,然后按“记录”。
回到图层面板,复制“前”层为“前副本”层(鼠标按住要复制的图层不放,将它拖到图层面板下方“创建新图层”的小图标上),按CTR+T自由变换,按键盘箭头向上移动15个像素,在窗口上方自由变换选项中将水平缩放比例调为102%,按回车2次完成变换。再打开“动作”面板,点右上角小三角形选“停止记录 ”。
回到图层,选择“前副本”层,按刚才所设置的快捷键F5,就会执行复制当前层、移动变换这些动作,次数自己看着办。将上半部的各层调宽一点距离作出些透视效果,然后将这些副本层全部合并到“前”层。(10)
11.设置动作是个很好的功能,我们作图时常用的一些动作如复制当前层、删除当前层等,都可以通过设置动作来得到快捷键。
同样方法,选择“后”层按F5多次,完成后副本也都合并到“后”层。(11)
12.整理一下图层面板,将图层1命名为“底”,图层2合并到“前”层,图层3合并到“后”层。调整图层次序(可用鼠标拖动图层),由上到下分别为“前”、“后”、“底”、“背景”。
现在来做那些竖条,需要用定义图案来填充。新建20*3文档,透明背景。放大到最大后,用3像素的铅笔点二下,得到左边6个像素的图案,执行编辑-定义图案。(12)
13.关闭这个文档,回到垃圾桶文档,在“前”层上新建图层1,填充刚才定义的图案。(13)
14.执行编辑-变换-透视,将下边收缩,观察收缩的斜度和篓子的斜度一致。(14)
15.将图层1复制一个副本出来并隐藏,等会儿用。选择图层1,载入“前”层的选区,收缩1像素,反选。然后用橡皮檫将竖条和前层相交的边缘檫掉。(这时隐藏了“后”层)(15)
16.用钢笔沿着这圈边缘勾出,反选删除多余部分,向下合并到“前”层。(16)
17.选择图层1副本层,将这一层放在“后”层的上面,按CTRL+T自由变换,整体稍微收缩一些和向上移动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