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孙永军、郑一鸣 通讯员 邱婵)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哪些发展趋势、变局与机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能悟到怎样的人工智能真谛?10月27日,武汉工程大学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讲座,由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首席科学家朱松纯教授主讲。他以《通用人工智能:迈向人机共生的智能时代》为题,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系列课程拉开序幕,吸引了全省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
朱松纯在讲座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变局与机遇,并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了AI的深层含义。他强调,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从数理模型向认知架构与价值对齐的演进。他还介绍了由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原型“通通”,该智能体展现了与3至4岁儿童相当的环境适应与理解能力,预示着通用人工智能将为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等领域带来深远变革。
朱松纯鼓励学生们将学习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开放视野迎接智能化时代,探索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的深度融合,并强调AI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他表示,创新的AI课程与场景正在拓展高校教育的边界,使高质量教学更为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学科融合为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的新动能。
据悉,此次“人工智能通识课”系列活动由湖北省教育厅委托湖北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开展,共计32学时,分为通识基础、前沿进展与实践实训三大模块。朱松纯教授团队将带领学生逐步认识和学习AI基础知识,培养数据思维、计算思维与智能思维。课程将通过线下授课及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旨在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迅速融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