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数学家获奖、暂不增设AI奖项,今年科学探索奖有这些新亮点
作者:Eve Cole
更新时间:2024-11-23 16:24:01
“我从事‘深地岩体力学’研究,可以说此生与岩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深地工程科学的前沿探索,基本都在地壳的岩石中进行,而且越往深处走就越难。”10月19日,在科学探索奖2024年颁奖典礼上,能源环境领域获奖人、四川大学教授张茹向众人介绍了她的研究。这是一场属于国内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的交流会。颁奖典礼前,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分享了科学探索奖设立六年以来的种种变化,并讨论基础科研资助未来方向等问题。科学探索奖2024年颁奖典礼现场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女性申报年龄限制上调至48岁,今年49名获奖人中有7位是女性科学探索奖是由杨振宁、饶毅、潘建伟、高文、施一公、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于2018年共同发起的公益奖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介绍道,今年科学探索奖在评审过程中增加了复审环节。“我们在选拔的每个阶段都有监督。”她还介绍道,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在2024年成立了监督委员会(此前由“科学探索奖”项目监督委员会监督),今年开始,这个监督委员会从初筛、初评、复评到终评,全程监督科学探索奖的评选流程。她表示,一旦监督委员会收到举报,将对科学家进行认真严肃的调查。如果候选人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将取消其评审资格,并且要求接下来的2年不能再申报同一奖项。2024科学探索奖一共有49位获奖人,其中有7名女性,分别是来自数学物理学的单芃、杨晓菲、周树云,生命科学的田烨,医学科学的王峰,信息电子的方璐,能源环境的张茹。其中,单芃还是科学探索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女性数学科学家。这让王志珍非常激动,她一直关心女性获奖者的比例问题。“大家通常对数学和物理有一种不太正确的看法,认为这对女孩子来说可能很难。而今年的情况说明:即使在数学、物理领域,女孩子也可以做到(非常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通常面临着家庭照料工作给科研带来的压力。鉴于此,科学探索奖从今年开始将女性的申报年龄限制从45岁上调至48岁。“这对女性的课题发展非常有利。”王志珍说。她强调,在相同条件下,科学探索奖将优先评选女性或年轻人。官网数据显示,目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的男女比大约是9:1。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王志珍认为,女性的自信心很重要。“女孩能够做和男孩一样的事情,每个女孩都可以做到,前提是你必须有自信心,要自强。”除评选机制、获奖人性别比例外,今年科学探索奖在项目评选倾向上也有所改变。奚丹在采访中表示,今年资助方向更多倾向了勇于探索原创领域的科学家。例如先进制造领域获奖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庆的类生命机器人研究。“如果一个领域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那它可能也已经有了很多资助。”奚丹说。他认为,愿意勇闯他人不敢触摸的或全新的领域的人往往最孤独,也最需要资助。暂不考虑增设人工智能领域奖项,去年已完成对首届获奖人的资助人工智能是前沿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也成为今年诺贝尔奖的“热门选手”。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都颁给了研究过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人工智能融合其他学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这一特点,奚丹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加快,未来它将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成为整个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但他也透露,科学探索奖由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大家一致认为科学探索奖暂时不需要专门设立人工智能领域的奖项。“从目前科学探索奖的底层构成来看,信息电子领域基本和人工智能有所重叠,我相信未来信息电子领域可能会涌现更多突破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今年5位信息电子领域获奖人中,有3位获奖人的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明显相关。基础科学研究人员面临成果转化难的困扰。这类研究通常需要投入较长时间,还可能无法成为产业关注的技术热点。奚丹表示,科学探索奖作为基础科研资助项目,不会在学术成果交付上给获奖人过多压力。他强调,科学探索奖不看重“帽子”、资历、过去的成就,“更看重这个人的科研探索能力和研究方向的潜力”。科学探索奖对获奖人的资助期是5年,去年已完成对首期50位获奖人的资助。受资助的获奖人目前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科学产出?奚丹以发表国际顶刊为例透露,历届获奖人在全球顶刊上发表了很多重量级文章。他印象深刻的是,首届获奖人中,有位科学家研制的深海软体机器人已经成功下到万里以下的海里进行作业,这个科研成果也被Nature所收录。腾讯承诺十年内投入100亿元资助国内基础科研。“这100亿元已经投放给了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奚丹说。他透露,腾讯目前也在讨论是否还能从利润中给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增加更多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