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正走向繁荣。
AI浪潮汹涌而至,产业持续迭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一到两年的变化,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革。”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市场,都对AI行业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站在当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其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趋势?
10月12日,一场主题为《AI 赋能 探索信创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对接洽谈会,在“之江同心 新知新质圆桌会”信创产业发展专场活动上开启。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与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界、企业界、金融界的嘉宾们探讨了在新的AI范式革命下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借助AI实现产业重塑,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等重要议题。
1.AI范式革命下,与机遇交锋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在金融、信创和智能制造等领域。AI在提升效率、推动创新和重构产业生态方面已经开始产生共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大模型和AIGC的应用将显著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促进场景驱动的变革。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清醒,因为目前AI在市场化和生态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与算力的壁垒也需要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才有机会打破,让AI产业真正走向繁荣。
一个确定性的事实是,AI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和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力量。
耿俊岭(信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对于这一轮AI的崛起和爆发,我们非常兴奋。大语言模型给银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我们非常坚决地All in AI。我们认为,AI在整个中国行业里,一定是重构+原生两条腿共同走。
高天寒(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幻霄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近几年,以大模型和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和落地,不但给传统行业带来深刻变化,对信创产业本身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AI的大量使用,可以显著提升信创产品本身的智能水平,无论是信创领域中的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AI的加持都能够显著提升其效能。相信大模型、AIGC在信创领域的植入,一定会为这个领域带来更多创新性的落地应用场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深入融合,信创产业一定可以保障国家安全,在推动下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层面,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张志明(复星创富投资执行总经理):在AI基础设施领域,大家比较关注算力,性能好不好,算力是第一个要考虑的。但还有一个非常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互联力。
对照Nvdia来看,大家容易看到它的超一流的算力性能和包罗万象的CUDA生态,但还有两大法宝也是极其重要到。一个卡间互联的NVlink,另一个则是集群互联的Infiniband。这两个法宝构成千卡万卡集群的关键。对于算力的提升能带来极其显著的乘数效应。
目前,我们国内做AI算力芯片的公司不少,有一些也跑出了不错的成绩,但具备高速互联技术的公司还凤毛麟角。未来,Ai高速互联领域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田群喜(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创新官、协同研究院院长):数字要素的产业化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在公共数据的治理、管理、运营、安全流通体系,以及融合计算都有很多机会。AI在场景驱动和场景引导方面会有颠覆性变革。
从经济规模和效益来看,我的观点是,首先应用+AI会带来一个快速的市场机会。比如智能业务流和业务自动化领域,AI能力替代传统的规则引擎、路由,解决复杂的个性化定制,能快速解决工程效率和规模化的问题。 其次人工智能在数据要素服务中既是需求者又是推动者,公共数据要素的管理运营和安全流通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巨大市场机会。
严宇杰(北京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在产业AI当中,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大家在效率提升以及交互应用上的方向非常明确。我们自己也做了相对应的工作,比如让审批更智能,利用AI将复杂的费控报销管理制度解构出来,帮助企业提效。
同时,我们也在尝试用AI做一些智能交互。我们相信,AI在未来能够创造出一些此前没有看到的需求和机会。
王兵(东方富海合伙人):我认为,在目前中美博弈的情况下,打造一个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的信创的供应链,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是市场化,特别是创新产业的市场化。像人工智能这样的产业,在大赛道的投资远远不足。
第二是生态化。创新力的本质不是让一两家大公司扛着整个国家的科研,而是让很多早期的初创企业都能在不同的方向探索,形成一个生态。
中国是不缺资金的,但是大批量的资金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资金,充分地用到前沿的科技和创新领域。
杨震(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及市场负责人):目前,中国整体人工智能基础建设格局非常离散,算力、算法、数据都各成体系,形成不同的烟囱,比如数据掌握在各大政企机构手里、芯片和算法各成闭源生态。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解决这些烟囱问题。比如,算力层面,在落实信创的过程中,只有单一国产GPU并不能满足真正的AI需求,需要多国产GPU协同作战,且使用方无体感。因此,屏蔽底层硬件,按吞吐量计算,才能为国产算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模型层面,基座模型广泛适配主流开发框架,提供无差别的模型服务;以及数据层面,通过区块链、数字合约技术手段对数据使用次数和用途做规定,让数据流动、使用起来。
以及,政府层面也需要开放数据和场景,引导人工智能企业走进当地,才能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长坡厚雪。
2.借助AI,实现产业重塑
AI技术被视为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今天,中国各个产业都处在一个正在依靠AI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阶段。
例如在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我们都看到了AI技术带来的新需求和机会。而AI产业本身的发展则离不开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协同推进。
当然,尽管我们在AI算力和大模型构建方面存在挑战,但AI产业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硬件和基础软件,而应更多地关注人才培养、市场化竞争和技术创新。
产业的叠加变化正在发生,值得做的事情很多。
何进(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我们都知道要追算力,但建立算力中心这不是一些中小企业可以完成的事情。模型也一样,构建一个大的模型,不仅需要很多参数,更关键的是需要许多数学家与软件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也不是我们可以轻易做到的。信创产业的发展,应该更多地从传感、网络、存储这几部分去做,也有许多空白与细分领域可以诞生小巨人,专精特新,这才是我们中小企业在信创领域值得做,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
张煜(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传统的信创更多集中在一些基础的软件和芯片上,AI有点不一样,AI其实有很多的特征。现在的信创动不动就是大的基建、大的投入,做芯片、做算力,其实最基础的还是人。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加强在人方面的培养。
秦少博(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今天信创走到了深水区的阶段。我们看到,产品侧已经从不好用、能用到好用。我们从政策保护下的一个生意,做到了在全球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这是投资端更愿意看到的事情。走向市场化的竞争,才有创新的持久动力。
林杰(软通计算有限公司华东大区总经理):今年年初我们发布了基于华为昇腾的AI产品,今年年底我们还会发布信创AI终端,大家有硬件需求可以找我,我们可以一起合作。
国庆前,软通动力在北京通州参与建设的京津冀信创小镇正式启动,其核心是智能制造工厂,目的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同样,我们在金华也有一个厂,在金义工厂我们投了两根产线,2019年投资了一条半自动化产线,2021年又新投资一条全自动化产线。我觉得自动化并不代表它就是AI,智能和自动还是不一样的。后续的我们可以在智能AI工厂改造上多交流。
季天诚(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在抖音上有一个段子,说义乌的商人是最与时俱进的,义乌老板人均掌握四五个AI工具,早上用AI设计产品,下午用AI主播做直播带货,晚上把视频用 AI 翻译成27国语言放到TikTok和YouTube,很荣幸其中很多产品都是我们公司的。我们在准备全套的AI培训和教育体系,包括AI的全套工具,去服务各地产业的需求升级。
3.携手共进,才能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AI技术的发展将充满无限可能。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AI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福祉。比如利用AI帮助公司关注自身的知识工程;帮助中小企业链接智慧服务商;与企业一起联合推动AI在制造业、消费品和医药行业等落地。
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也要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霍朝骏(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区总经理):我们看到了三个趋势:
第一,对于一些组织或企业来说,在安全、合规和自主可控的情况下,算力足够,都有做私有化大模型的机会;
第二,要做好私有化大模型的应用,质量取决于数据,数据质量高不高、准不准确、好不好,直接的影响未来私有化大模型的应用质量;
第三,在有数据质量的情况下,我们要关注落地,最终用户能用的,那就是知识工程。我们一直关注知识工程这一方面,也帮助了更多的企业在AI浪潮到来以后,关注自身的知识工程,帮助企业、组织做它的业务赋能。
张奥圣(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区副总经理):浪潮在信创领域的布局很大,在基础软件、基础硬件、应用软件,以及一些信息安全领域都有涉及。
抓住能抓得住的、理解透的,快速形成一个商业模式。浪潮还有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靠浪潮一家肯定是做不深、做不透的,我们希望能和这些领域里的专家相互合作。
蒋纯(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熟悉这个行业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们今天说的信创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原来有一个名字叫做安全可控。安可。强调的更多的是补断点,打造信息产业全安全可控的供应链。补断点无疑是重要的,但是盯着今天的断点补还是一种被动的防守。
技术创新是产业迭代最大的推手。在这样的迭代中 旧的霸主会被削弱甚至替代 新的势力正在崛起。举个例子 我们所知道的英特尔 就是先在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中落后于ARM 后来又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落后于英伟达 受到重挫。
人工智能正在带来这样的机会 并且目前还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的技术 将随着多模态的兴起和深入 脱离人类本身的数据限制,直接接触和处理物理世界的信息,所应用的范围也将日渐广泛 这里会带来从模型变革到基础计算底层各方面的创新和革命 带来大量的信息产业应用创新机会。
所以我们祝愿今天的信创产业创业者 能够抓住这样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让我们的信创产业不仅能守住我们信息安全的底线 还能在未来的全球信息技术竞争中勇夺头筹,始于安可 成就于创新。
孙志明(江苏汇智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从业务角度来说,很多中小企业需要产业场景、大模型地基。但是因为它的技术成本很大,下游的AI智慧服务商和行业服务商很难做适配。汇智智能自主研发的CarrotAI大模型和Agent云平台,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我们通过提供标准化的AI服务,大幅降低了企业应用AI的门槛。
我们的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还能为客户带来显著的ROI提升,在多个行业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如果有相关的服务商或者金融服务,可以跟我们联系,共同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为更多中小企业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刘煜晨(上海意言科技有限公司CEO):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主要做大模型应用层和中间层的软件,支持大型企业的复合AI系统。之所以叫复合AI系统,是因为构建一个可落地的ai应用,其背后包含的不仅仅是大模型,还涉及其他的组件和模块。
我们一直针对大型企业,特别是500强企业做AI应用的落地,特别是制造业、消费品和医药行业,很多大家听过的百强企业,都是我们目前一起做联合创新的客户。
苏战超(卓世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投融资合伙人):卓世科技从19年成立就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产业,22年底我们从原来的技术和产品出发All in AI大模型,并且选择从行业模型平台及应用出发,经过一年多沉淀,搭建璇玑玉衡底座大模型,构建MaaS和Agent双引擎平台。2024年开始,我们陆续落地医疗健康、政务、企服、文旅教育等行业应用,逐渐聚焦在医疗和大健康方面落实很多场景。
例如,我们和国家卫健委做的家庭医生,目前在全国多个社康服务中心落地大模型应用,还有跟北京民政局合作开发的千亿健康大模型,还和青岛医院做了AI预问诊。在健康管理、医疗健康的合作,主要依托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的研究资源。
金圣涵(金沙江联合资本执行董事):大家提到,无论是国内的产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现在都非常卷。我们最近做的一件事是,从海外招引一些项目,并且帮助国内的项目出海。如果对海外、东南亚市场有需求,可以进一步交流。
黄德涛(达泰资本合伙人):达泰2010年成立于上海,一直围绕半导体做投资,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我们的计划比较简单,围绕AI方向找一些好的企业,为它做好后续的增值服务,希望可以培育出一些比较好的企业。这是我们一直做,而且未来会接着做的事情。
于建政(国科长三角招商中心金华项目负责人):国科长三角资本目前跟金义新区以基金+基地的模式,开展信创产业项目招引、产业投资和产业培育的深度合作,管理金义新区10亿的信创产业基金,集成电路、半导体、电子信息、物联网以及传感、网络安全,甚至整个国产替代领域,是重点招引和基金投资方向,希望后续能与各位进一步交流合作。
章高男(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AI与信创产业的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是利用好自己的私有数据,借助Al模型和自己私有数据结合,形成细分赛道的知识体系;
第二是充分利用大模型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技术方法高效为行业提供精准内容。
同时我们也高度关注非LLM的基础理论创新。
陆佳清(国科嘉和高级合伙人):我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AI和信创领域的投资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从营收角度来看,即使这些公司达到一个亿的利润,也可能无法顺利进行IPO。这使得很多初创公司在融资和生存上面临巨大压力。
我注意到,过去几个月里,几乎每个月都会看到国产GPU厂商倒闭或面临困境的新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希望这种情况能够有所改变,因为这种资源浪费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利。地方政府的资金有限,如果继续分散支持多家小企业,可能会导致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真正壮大。因此,我建议集中资源支持少数几家有潜力的企业,让它们能够更好地发展。
此外,并购退出可能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例如,我们最近投资的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前沿力控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能更适合这种方式。我们也希望与上市公司合作,共同孵化和支持有潜力的项目,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这不仅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率提升与智能化升级的机会,更是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契机。
从大语言模型对各行业的赋能,到AIGC等先进技术在传统行业及信创领域的广泛应用,嘉宾们一致认为AI将为产品和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水平,并且在效率提升、智能交互以及创造新需求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然而,要真正发挥出AI的最大效能,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例如市场化进程中的资金合理配置问题、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生态体系、促进创新企业成长形成良好生态系统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供应链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各方应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相关人才、优化政策环境,以确保我国能够在这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AI不仅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加智慧便捷生活的大门。
参加本次活动的其他企业/机构嘉宾还有:卓世智星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苏鹏程、达晨财智浙江分公司总经理李端祯、华控基金执行董事方德华、华方资本投资总监吴许碧清、黄海资本投资副总监苏昕、黄海资本投资副总监李魏、幻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昱静、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合作总监王丹、赛智伯乐战略关系负责人张冬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