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乐队,这个在音乐史上留下传奇印记的名字,再次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回归大众视野。他们借助AI技术制作的新歌《Now and Then》入围格莱美奖,这不仅是对乐队自身辉煌成就的致敬,更是对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无限可能的探索。Downcodes小编将带您深入了解这支传奇乐队如何将AI技术与音乐创作完美融合,并探讨其在格莱美奖项角逐中的胜算。
在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甲壳虫乐队,时隔半个世纪再次冲击格莱美奖。他们借助 AI 技术制作的新歌《Now and Then》入围了年度最佳制作和最佳摇滚表演两项大奖,这让他们与碧昂斯、萨布丽娜·卡朋特等当代音乐人同台竞技,构成了一幅极具时代感的音乐图景。
保罗·麦卡特尼去年决定打造甲壳虫乐队的最后一张唱片。与人们可能担心的 AI 深度伪造技术不同,麦卡特尼选择了一种更富情怀的方式:他们使用 AI 技术修复了约翰·列侬1978年留下的一段音质欠佳的演示带。
这一创新灵感源自彼得·杰克逊执导的纪录片《The Beatles: Get Back》。在这部2021年的作品中,对白编辑埃米尔·德拉雷使用 AI 技术成功从嘈杂的背景音中分离出每位成员的声音。这项技术随后也被制作人贾尔斯·马丁用于重制乐队1966年专辑《Revolver》的立体声版本。
这种 AI 音频处理技术的原理与 FaceTime、Google Meet 或 Zoom 等视频通话平台的降噪功能类似。通过对特定目标(无论是视频通话中的人声还是录音室中的特定乐器)进行机器学习训练,AI 能够精确地从录音中分离出目标声音。
有趣的是,在入围年度最佳制作奖的作品中,《Now and Then》的 Spotify 播放量最少,仅为7800万次。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支传奇乐队能否仅凭借新颖性在与比莉·艾利什、肯德里克·拉马尔等当代音乐人的竞争中胜出?如果用当年人们说甲壳虫乐队比耶稣还红的标准来看,如今的查莉 XCX 似乎也达到了这个高度。
甲壳虫乐队此次格莱美征程,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AI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碰撞。 最终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并期待AI技术在未来音乐创作中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