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举行的CCS2024网络安全系列活动上,百度副总裁陈洋分享了大模型技术如何革新软件开发。他指出,大模型强大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能显着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软件安全性。百度自主研发的智能编码工具“文心快码”已在内部广泛应用,为百度30%的代码贡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成都举行的CCS2024网络安全系列活动中,百度副总裁陈洋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大模型技术如何推动软件开发领域的变革。陈洋指出,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与软件研发相结合,能够显着提高开发效率并增强软件的安全性。
百度在智能编码领域的探索已持续两年,其开发的智能编码提效工具“文心快码”已经在公司内部得到广泛应用,显着提升了工程师的研发效率。目前,百度每天生成的代码中有30%由文心快码产出,整体采纳率达到了46%,工程师的提效达到了12%,这不仅提高了代码提交的数量和业务迭代的速度,也使工程师能够专注于更有价值和创造性的工作。
陈洋强调,文心快码在提升研发效率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该工具在研发全过程中融入了质量和安全考量,包括需求澄清、安全设计、模块梳理、代码解释、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等,确保了代码的安全性和质量。在百度的内部实践中,文心快码的安全漏洞扫描准确率已超过95%,83%的扫描漏洞已被修复。
尽管大模型技术在研发智能化领域展现出显着的价值和实践效果,但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私域知识应用、行业质量规范差异、工程文化配合、价值度量等难点和挑战。百度通过文心快码的内外部经验,已经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落地流程和最佳实践,推动企业工程文化的转变和数据驱动价值闭环的构建。
总而言之,百度“文心快码”的成功应用为大模型技术在软件开发领域的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最佳实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大模型技术将在软件开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