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上关于OpenAI的ChatGPT流量骤减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高盛分析师的一份报告更是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示高盛报告中存在的关键错误,并探讨ChatGPT的真实发展现状。
近日,高盛分析师彼得・奥本海默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报告中提到 OpenAI 的 ChatGPT 流量出现大幅下降。金融时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这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前景。
然而,这一切其实是由于高盛在数据分析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高盛使用了 Similarweb 的数据,但却忽略了 OpenAI 最近将域名从 chat.openai.com 更改为 chatgpt.com 的事实。由于这个域名的变化,原来的流量自然会减少。
实际上,Similarweb 的最新数据显示,ChatGPT 的使用情况与高盛的报告截然相反。数据显示,ChatGPT 的用户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66.2%,依然是最受欢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尽管其他竞争对手如 Anthropic 的 Claude 和 Perplexity 正在奋起直追,但目前还未能赶上 ChatGPT。
更令人振奋的是,OpenAI 近期还宣布,其每周活跃用户达到了2亿,比2022年11月的数据翻了一番。公司的企业业务也在稳步增长,通过 API 使用 OpenAI 模型的需求不断上升。此外,许多微软应用程序也在使用 OpenAI 的技术,比如 GitHub C o p i l o t,近期的表现同样良好。
当然,OpenAI 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沟通上的问题以及安全研究人员的不满,还有高昂的运营成本。但目前来看,需求不足并不是 OpenAI 所面临的挑战。
一项分析显示,OpenAI 今年的收入预计将在35亿到45亿美元之间,这对于一家在2022年底才开始认真进行商业运营的公司来说,算是相当可观了。不过,这背后的成本可能会高达85亿美元。
划重点:
高盛的报告因未考虑 OpenAI 的域名更改,错误地显示 ChatGPT 流量下滑,引发市场恐慌。
Similarweb 数据显示,ChatGPT 用户同比增长66.2%,依旧是最受欢迎的 AI 应用。
? OpenAI 宣布每周活跃用户达2亿,预计今年收入将达35亿至45亿美元,企业业务不断增长。
总而言之,高盛报告的错误凸显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也再次证明了ChatGPT作为领先AI应用的强劲势头。虽然OpenAI面临挑战,但其未来发展依然充满潜力。 市场应理性看待相关信息,避免因片面信息而做出错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