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其影响力已从科技领域延伸至艺术创作领域。近年来,AI绘画作品频频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引发了人们对AI艺术的热烈讨论,也对传统艺术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探讨AI艺术的兴起,以AI艺术创作程序Botto为例,深入分析其商业模式和对艺术界的潜在影响。
艺术的未来或许不再仅仅属于人类。今年,人工智能(AI)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全球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中,从科幻概念变成了简化日常活动、优化用户时间的实用工具。如今,一种新的现象正在兴起:AI“艺术家”通过“创作出比人类更有趣的作品”筹集了数百万美元,这无疑将颠覆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
一个名为Botto的开创性AI设计程序,其生成的计算机作品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这预示着创意领域可能迎来一场革命。据国际媒体报道,自 2021 年创建以来,Botto已创作了 150 多件跨越多个学科的作品,并在拍卖会上累计筹集了超过 500 万美元。
Botto的创始人之一,德国艺术家马里奥·克林格曼在线上表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的最新进展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使用机器的艺术家将能够创作出比人类更有趣的作品。”
另一位创始人西蒙·哈德森表示,Botto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作为艺术家得到认可,其次是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补充说,这可能包括通过商业、金融、文化甚至精神上的成功,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与DALL-E等其他生成式AI图像程序类似,Botto也基于提示进行操作,但哈德森解释说,Botto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初始引导非常模糊,它“通过组合随机的单词、短语和符号……来生成图像”。
Botto每周生成 7 万个随机作品,从中选出 350 个提交给由 5000 人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该组织投票选出一个作品进行拍卖。哈德森认为:“Botto打破了孤独天才艺术家的神话,它展示了艺术作品实际上是一个集体创造意义的过程。” “当你拥有大量AI生成的内容时,这个过程就变得更加重要。”
根据Gartner最近的一项研究,超过70%的发达经济体的人们已经与AI驱动的系统进行了交互,用于管理日程、在线购物甚至烹饪等日常任务。这意味着AI不仅在简化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步渗透到更具创造性的领域。
Botto的出现,无疑对传统艺术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AI能否取代人类艺术家?AI生成的作品能否被视为真正的艺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AI艺术的崛起不仅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本质、创作过程以及艺术家角色的重新思考。Botto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的崭新视角,同时也预示着未来艺术领域充满无限可能。 这将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