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就业市场。然而,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的性别差距,尤其在Z世代中更为显着。这不仅影响着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加剧现有的社会不平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分析其成因及潜在影响,并展望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
根据国外媒体fastcompany报道,Z 世代正在迅速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但人工智能性别差距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一即将进入职场的工作群体。根据Slack Workforce Lab 的调查,18 到29 岁的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尝试人工智能技术,造成了人工智能的性别差距。 Slack 的研究发现,男性更有可能在工作中尝试人工智能技术,占调查中的10,000 名办公桌工作者的35%,而女性仅为29%。
此外,该调查还确定,与Z 世代女性相比,Z 世代男性更有可能尝试人工智能技术,性别差距达到了25%。这一性别差距是各代人中最为显着的。这一性别差距尤其令人担忧,因为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工作场所。此外,来自LinkedIn 的最新数据表明,与男性相比,人工智能更有可能取代女性的工作。全球LinkedIn 用户数据分析发现,只有43% 的男性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工作干扰,而女性的比例则达到了57%。因此,对人工智能尝试较少的人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最可能取代的对象。
人工智能专注的HR 咨询公司peoplepower.ai 的创始人Theresa Fesinstine 使用她的平台来教育女性有关工作场所使用人工智能的知识。她认为,缺乏教育是导致人工智能性别差距的原因之一。因此,她建议为那些在职位上更多地由女性担任的人员,如行政人员、办公室经理和人力资源主管,提供专门的学习机会。 Fesinstine 还认为,对于女性来说,要求接受新技术培训可能是困难的,因此她主张提供专门的学习机会。尽管存在性别差距,但Z 世代对人工智能技术依然充满热情。根据Slack 的调查,55% 的18 到29 岁工作者表示他们对人工智能自动化工作的部分感到兴奋,而60 岁以上的工作者仅为33%。 Booz Allen 的Women in AI 组织主席Yvette Wolfe 对Z 世代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热情并不感到惊讶,她表示,对于Z 世代来说,科技感觉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他们的理解。尽管一些Z 世代可能热切希望人工智能帮助他们在工作中,但最近的研究也捕捉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紧张气氛。根据Deloitte 2024 年5 月的一项研究,59% 的Z 世代和千禧一代工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将导致失业。当聚焦频繁使用人工智能的人群时,这一比例上升至71%。虽然Z 世代可能是最积极使用人工智能的职场成员,但他们也担心这项技术会彻底取代他们的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的性别差距可能会对性别平等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可能阻碍一些女性突破领导层的玻璃天花板,加剧现有的性别薪酬差距。此外,人工智能使用的差距可能会加剧人工智能模型中存在的性别偏见,这些模型是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训练的。因此,这些领导者还认为,女性对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将影响未来的人工智能模型。因此,人工智能知识越来越成为进入职场的女性的必备技能。在这一点上,领导者强调了消除人工智能性别差距的紧迫性。
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性别差距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教育和培训,积极推广人工智能的包容性应用,以及改进人工智能模型以减少性别偏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造福所有人,而不是加剧社会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