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公告,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进行总结,并强调了促进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的重要性。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体现了该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国家监管的积极推进。公告还对提供舆论属性服务的企业、已上线应用的公示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维护网络环境的稳定和和谐,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1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公告,强调了促进该领域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的重要性。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网信部门将继续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工作。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备案的服务达到238款。这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迅速发展,更多的新服务正逐步获得官方认可。同时,对于通过 API 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2024年共有105款应用或功能在地方网信办完成登记。
公告中指出,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可以通过当地网信部门进行备案或登记。此项措施旨在确保相关服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维护网络环境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已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需在显著位置或产品详情页面上公示所使用的已备案或登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信息,包括模型名称、备案号或上线编号。这一要求将有助于提升透明度,让用户了解所使用服务的背景和来源。
通过这一公告,国家网信办希望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规范其应用,确保其在社会中的正面作用。
划重点:
2024年,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新增238款。
提供舆论属性服务的企业可通过属地网信部门进行备案,确保合规性。
已上线应用需公示所使用的已备案服务信息,提升透明度。
此次公告体现了国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规范的重视,既鼓励创新,又注重风险防控,为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中国得到更加规范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