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正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其数字基础设施,旨在惠及更多未被服务到的社区。 这不仅体现在电子政务的效率提升上,更反映出印度在AI领域投资的迅速增长以及对本土AI技术的重视。通过AI驱动下的电子政务系统,印度政府致力于实现“数字印度”计划的目标,让每位公民都能便捷地获取政府服务,并通过多语言支持消除语言障碍,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在印度,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改变政府的数字基础设施,使更多未被服务的社区能够受益。最近,在孟买举行的英伟达峰会上,国家信息中心的副主任 Sharmishtha Dasgupta 分享了有关 AI 如何提升电子政务的最新情况。她提到,现在 AI 系统每月可以处理50到70万条查询,全天候运作,确保成千上万的公民能及时得到帮助。
这些查询涉及到许多内容,比如登记、资格审核、更新信息以及故障排除等。Dasgupta 强调,这样高效且可扩展的系统非常契合 “数字印度” 计划的目标,让每位公民都能轻松接触到政府服务。
不仅如此,AI 还通过双语支持系统消除了语言障碍,使得与政府项目的互动变得更加简单。比如,印度铁路餐饮与旅游公司(IRCTC)正在利用名为 AskDISHA2.0的对话式 AI 聊天机器人,帮助用户通过语音、聊天和点击操作来轻松订票。
Meta 公司的 AI 副总裁 Manohar Paluri 也在峰会上提到,印度在 AI 技术的接受和应用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举了一个教育非营利机构 Pratham 的例子,说明 AI 如何以更经济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习。通过这样的技术,农民也能在自己的母语中获得农业和财政支持的信息,过去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是难以获得的。
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印度在 AI 领域的支出在2018年增长了109.6%,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117亿美金。而印度本土的 AI 模型也在不断涌现,比如由 Sarvam AI 推出的 OpenHathi,是印度首个专注于印地语的语言模型,展现出与 GPT-3.5相似的性能。
与此同时,UIDAI 的 Tanusree Barma 在峰会上提到,他们也在推进 AI 的本土化,确保数据安全和自主性。通过不断发展本土 AI 解决方案,印度在逐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此外,印度正在积极推进 BharatGPT 计划,旨在构建多语种和多模态的基础 AI 模型。这项政府支持的计划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为未来的数字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划重点:
AI 系统每月处理50到70万条查询,全天候服务公民。
双语支持消除语言障碍,政府项目变得更易接触。
印度 AI 支出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7亿美金。
总而言之,印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政府服务效率,也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其在全球AI竞争中的积极姿态和巨大潜力。未来,随着BharatGPT等本土AI项目的推进,印度的数字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