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公司近期对其AI聊天机器人Grok的“失控模式”进行了FAQ页面更新,预示着这一备受争议的功能即将上线。早在去年四月,马斯克就曾透露过这一神秘模式,称Grok将在该模式下提供一些“令人反感、不当且冒犯”的回应,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仍在学习的业余喜剧演员”。这一模式的推出,无疑将进一步挑战AI伦理和用户接受的边界。
目前,“失控模式”尚未正式上线,TechCrunch尝试在Grok的网页界面中寻找该功能,但并未成功。这一新模式可能是马斯克实现Grok最初设想的关键一步。两年前,马斯克首次推出Grok时,便强调它将是一个边缘化、不受拘束且反对“觉醒文化”的聊天机器人,能够回答其他AI系统不愿触及的争议性问题。这一愿景在“失控模式”中或将得到更彻底的体现。
在现有功能中,Grok已经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当用户要求其使用粗俗语言时,Grok能够流利地输出一些在ChatGPT中难以听到的脏话,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风格。然而,在涉及政治话题时,Grok仍显得有所保留,尤其是在性别认同权、平等项目及多样性等敏感议题上,有研究发现Grok的倾向性更偏向政治左派。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对此,马斯克将Grok的表现归咎于其训练数据,并承诺会使其“更加政治中立”。他在2023年12月的一篇社交媒体帖子中表示:“不幸的是,互联网上充斥着觉醒文化的无稽之谈。Grok会变得更好,这只是测试版。”这一表态表明,马斯克希望通过调整训练数据,使Grok在未来的版本中能够更加平衡地处理政治敏感话题。
此外,马斯克和他的许多支持者,包括特朗普的加密和AI顾问大卫·萨克斯,指责现有的AI聊天机器人在审查保守派观点。萨克斯特别提到了OpenAI的ChatGPT,称其“被编程成觉醒”,在政治敏感话题上不够真实。这一批评反映了AI领域在政治立场上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也为Grok的“失控模式”提供了更多的背景和动机。
总的来说,Grok的“失控模式”虽然尚未推出,但它的到来可能会为用户带来更具争议性和冒犯性的回应,进一步推动马斯克对这一AI系统的愿景。这一模式的上线,不仅将测试用户对AI伦理的接受度,也可能引发关于AI在政治和社会议题中角色的新一轮讨论。无论如何,Grok的“失控模式”都将是AI领域一次大胆且极具争议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