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理事长、芯原微电子创始人戴伟民博士对当前AI领域的“百模大战”现象提出了深刻的批评。他认为,这种现象更像是资源的无谓浪费,而不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戴伟民博士指出,自从ChatGPT引领生成式AI的潮流以来,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大模型的研发。然而,这种“群模乱舞”的现象并不经济,因为随着模型参数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计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将导致巨大的电力消耗,对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戴伟民博士进一步预测,到2028年,中国的基础大模型数量将减少到10个以下,甚至更理想的状态是只有5个。他强调,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款AI大模型,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呼吁业界应集中资源,发展更加高效、环保的AI技术,而不是盲目追求模型的数量。
戴伟民博士的观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当前AI领域的发展需要更加理性和可持续的策略,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技术上的“大而全”。他提出的集中资源发展高效、环保AI技术的建议,为未来的AI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戴伟民博士的发言不仅揭示了当前AI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的观点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