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多人都判斷,原神3.5上半池子的流水基本上是崩盤了。原因很簡單,迪希雅是未來會進常駐的角色,而且機制割裂,就業前景不明朗,似乎沒有必抽的必要。至於同一個池子的賽諾,也是一個還在等隊友的角色,白術沒出之前賽諾都翻不了身。
既然如此,3.5上半的池子應該會有很多人跳過才對,畢竟下半的神裡+申鶴實在太香了。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迪希雅的首日流水一出,讓大夥都傻了眼。
平心而論,雖然和胡桃+夜蘭的池子不能比,但是迪希雅的首日流水,要高於“3.0大C”海森。不僅如此,根據派蒙的統計數據,在3.5上半的池子中,有超過76%的玩家選擇了迪希雅,而不是賽諾。由此可見,男角色的人氣真的無法和女角色碰瓷。
除了流水反轉以外,隨著角色持有率不斷增加,迪希雅的口碑也在反轉。越來越人開始察覺到一點:迪希雅的強度被嚴重低估,她不是大號辛焱,而是一種機制很奇特的新型副C。有2個關鍵細節,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首先,迪希雅的E技能是12秒持續/20秒冷卻,掛火頻率為2.5秒一次,理論上有8秒的真空期。但是她有一個隱藏機制:開大的4秒內暫時收回領域,大招結束後在原地重新生成領域,並繼承持續時間。
實測你會發現,如果迪希雅在開E期間,能切出來打滿一套4秒的大招,則E技能基本上沒有真空期,全程都能掛火。也就是說,迪希雅在0命時,只要能確保大招循環,即可實現無縫掛火。因此,迪希雅理論上是可以進「種門」打烈綻放的,而且是比托馬更好的選擇。
第二,迪希雅可能是目前原神中最強的生存輔助,前提是必須綁定班尼特。迪希雅的E技能可以提供9秒的霸體,以及12秒的50%減傷。班尼特的大招是創造一個12秒的領域,提供高額的攻擊力加成,以及每秒一跳的高頻奶(正常練度下是6000點左右),完美契合迪希雅的CD 。
因為迪希雅的霸體是無條件的,不用擔心盾被打破,而且還有50%減傷,在有高頻治療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秒掉。這種種的效果疊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可怕的效果:當班尼特和迪希雅同時展開領域,前台主C在9秒內近乎無敵,幾乎不用躲任何傷害。
但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要強調一個問題,迪希雅有一個痛點非常逆天:迪希雅開大後的獅子拳被視為元素爆發傷害,無法觸發行秋、夜蘭的協同攻擊,也就是說蒸發率非常低!但是雷神的大招也被視為元素爆發,卻能觸發行秋、夜蘭的協同攻擊——這真的是令人無語了。
說實話,在迪希雅的身上,我看到了太多全新的機制,腦子已經開始轉不過來了。
首先,大招不能觸發夜蘭、行秋的協同攻擊,說明迪希亞不是為了老體係而準備的;第二,專武是暴擊率大劍,說明迪希雅的定位應該是能打傷害的副C,而不是純粹的生存輔助;第三,雙手大劍「飾鐵之花」同時提供精通+攻擊力,這意味著迪希雅對元素精通有需求,應該能打烈綻放。
但是這樣一來,迪希雅的定位就非常複雜了。有一句話說得很貼切:0命下的迪希雅,就是一個樣樣都會,但是樣樣都不精通的六邊形戰士。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