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1要求Action類別繼承一個抽象基底類別。 Struts1的一個普遍問題是使用抽象類別程式而不是介面。
• Struts 2 Action類別可以實現一個Action接口,也可實現其他接口,使可選和定制的服務成為可能。 Struts2提供一個ActionSupport基底類別去實作常用的介面。 Action介面不是必須的,任何有execute標識的POJO物件都可以用作Struts2的Action物件。
線程模式:
• Struts1 Action是單例模式且必須是線程安全的,因為僅有Action的一個實例來處理所有的請求。單例策略限制了Struts1 Action能作的事,並且在開發時要特別小心。 Action資源必須是執行緒安全的或同步的。
• Struts2 Action物件為每一個請求產生一個實例,因此沒有執行緒安全性問題。 (實際上,servlet容器給每個請求產生許多可丟棄的對象,並且不會導致效能和LJ回收問題)
Servlet 依賴:
• Struts1 Action 依賴Servlet API ,因為當一個Action被呼叫時HttpServletRequest 和HttpServletResponse 被傳遞給execute方法。
• Struts 2 Action不依賴容器,允許Action脫離容器單獨被測試。如果需要,Struts2 Action仍然可以存取初始的request和response。但是,其他的元素減少或消除了直接存取HttpServetRequest 和HttpServletResponse的必要性。
可測性:
• 測試Struts1 Action的一個主要問題是execute方法暴露了servlet API(這使得測試要依賴容器)。一個第三方擴充-Struts TestCase-提供了一套Struts1的模擬物件(來進行測試)。
• Struts 2 Action可以透過初始化、設定屬性、呼叫方法來測試,「依賴注入」支援也讓測試更容易。
捕獲輸入:
• Struts1 使用ActionForm物件擷取輸入。所有的ActionForm必須繼承一個基底類別。因為其他JavaBean不能用作ActionForm,開發者經常會建立多餘的類別捕獲輸入。動態Bean(DynaBeans)可以作為創建傳統ActionForm的選擇,但是,開發者可能是在重新描述(創建)已經存在的JavaBean(仍然會導致有冗餘的javabean)。
• Struts 2直接使用Action屬性作為輸入屬性,消除了對第二個輸入物件的需求。輸入屬性可能是有自己(子)屬性的rich物件類型。 Action屬性能夠透過web頁面上的taglibs存取。 Struts2也支援ActionForm模式。 rich對象類型,包括業務對象,能夠用作輸入/輸出對象。這種ModelDriven 特性簡化了taglib對POJO輸入物件的引用。
表達式語言:
• Struts1 整合了JSTL,因此使用JSTL EL。這種EL有基本物件圖遍歷,但是對集合和索引屬性的支援很弱。
• Struts2可以使用JSTL,但是也支援一個更強大和靈活的表達式語言-"Object Graph Notation Language" (OGNL).
綁定值到頁面(view):
• Struts 1使用標準JSP機制把物件綁定到頁面中來存取。
• Struts 2 使用"ValueStack"技術,使taglib能夠存取值而不需要把你的頁面(view)和物件綁定起來。 ValueStack策略允許透過一系列名稱相同但類型不同的屬性重複使用頁面(view)。
類型轉換:
• Struts 1 ActionForm 屬性通常都是String類型。 Struts1使用Commons-Beanutils進行型別轉換。每個類別一個轉換器,對每一個實例來說都是不可配置的。
• Struts2 使用OGNL進行型別轉換。提供基本和常用物件的轉換器。
校驗:
• Struts 1支援在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中手動校驗,或透過Commons Validator的擴充功能來校驗。同一個類別可以有不同的校驗內容,但不能校驗子物件。
• Struts2支援透過validate方法和XWork校驗框架來進行校驗。 XWork校驗框架使用為屬性類別類型定義的校驗和內容校驗,來支援chain校驗子屬性
Action執行的控制:
• Struts1支援每個模組有單獨的Request Processors(生命週期),但模組中的所有Action必須共享相同的生命週期。
• Struts2支援透過攔截器堆疊(Interceptor Stacks)為每一個Action建立不同的生命週期。堆疊能夠根據需求和不同的Action一起使用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示: http://blog.csdn.net/Ryan_lz/archive/2009/12/29/510175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