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用的軟體都是ESRI的軟體,畢竟人家是業界的龍頭老大嗎。從最初用過的ArcIMS4 到現在用的9.2,經過這麼多年的應用,發現伺服器端真正用到的高級的GIS功能沒多少,畢竟對於網絡GIS不能期望像桌面程式那樣功能強大。我覺得網路的優勢就在於資訊的快速分享,所以縱觀現在的一些GIS網站大部分功能都是查詢和資訊發佈。 ArcGIS server功能很強大,但使用了一下之後,感覺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
ArcIMS有自己的客戶端發布:HTML瘦客戶端和Java的胖客戶端。但用起來始終覺得不爽,後來乾脆自己寫了一個客戶端,什麼基本的放大、縮小、瀏覽諸如此類的功能,也照貓畫虎的實現了。記得2003時最初地圖訪問還是那種一個請求回一張圖片,用起來那叫一個費勁,感受極差,幾乎能讓人抓狂,所以那時候的地圖做的小小的。
後來出現了瓦片地圖,那時網路上沒幾家這樣的地圖網站,當時絕大部分還都是採用Java Applet插件,研究瓦片地圖的網站還很少。每天研究網路上的瓦片地圖,口水直流,也希望把自己的地圖也能改裝成瓦片地圖。當時就覺得,把一張大地圖切成小地圖在網路上傳輸會很快。由於不知道別人的原理,走了點彎路,把自己的地圖改成了一個四不像,把每次請求的大地圖實時的切成小地圖,傳到客戶端,雖然感覺上好像是快了點,但伺服器實時切圖的時間也不少。
接下來又開始漫長的反覆研究,終於發現,原來別人的地圖是預先早就切好了,按級別存儲的,現在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在那個年代網絡GIS沒這麼繁榮,信息資源這麼豐富。接下來透過前面的程式碼累積開始研究自己的切圖體系和切圖程式。當初對於圖片的大小選定上還困惑過,後來比較了一下各個網站,最終選定256*256,選這個數字的理由很簡單,電腦螢幕當時是1024*768的,可以被整除。切圖程序從開始的切個4、5級,到後來能切到12級。這也讓我充分的見識到了ArcIMS忍受摧殘的能力,在那麼巨大的連續、不間斷、高壓訪問下依然能堅強的活著,當然針對全國的數據量,偶爾也會趴窩幾次,這還是可以理解的。為了提高速度當然要採用了多線程,以及不規則區域的切圖。為了能重複利用切過的地圖,以及地圖資料的更新,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設計修改。
擁有了自己的切圖程式之後,接下來就是需要一個WebGIS客戶端,對於客戶端的選擇最終鍾情於HTML,JAVA的需要下載插件,而且看過別的java網站,數據下載就需要等上半天,但後來速度明顯快了,可能也吸收了瓦片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