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互聯網被稱為“第五次科技革命”,而隨著iPhone和Android等智慧型手機的日漸流行和iPad等平板電腦的出現,行動網路的潛力和趨勢也愈發顯現,針對行動裝置的網站開發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內許多公司也開始重視面向所有行動裝置的網站開發。
一般來說,對於行動網站可以採取兩種方式:
本文和下一篇文章將介紹第一個方案,後面的文章將結束第2種方案。
本文我們先了解行動網站的標記語言。
行動網站開發比一般的網站開發複雜的多,選擇一種用於行動網站的標記語言同樣相當糾結。
在最初,WAP論壇(後來和NTT合併,組成OMA,Open Mobile Alliance)創建了一種基於XML的語言,稱為WML,這是用於WAP網站的標記語言。它並不是理想的方案,因為它將網站分割為兩部分:一般頁面使用(X)HTML,而行動網站使用WML。網站開發者想要做一個行動網站也不得不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而不是轉換技術,「一站式」的信條也被打破,用戶不能訪問他們喜歡的網站並且不得不發現這個網站的WAP版本——如果它們存在的話。另外日本的NTT創建了他們自己的語言cHTML(compact HTML),但是它並不能與XHTML和WML相容。
由於這與理想中的方案相去甚遠,W3C創建了XHTML Basic 1.0。如其名,這是一個XHTML 1.1的子集。由於XHTML 1.1將XHTML改善為小型的模組,一個子集就可以只包含一些必須的或可以在低端行動裝置上控制的基本的模組、元素和屬性。
基於XHTML
XHTML Basic為針對行動網站的標記語言提供基礎的模組。與其基礎的XML一樣,它也被設計用於擴充。這正好結合了WAP和NTT的合併之後(也就是OMA)的做法,他們創建了cHTML和WML的繼承者XHTML Mobile Profile——它在XHTML Basic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在它們之前的版本中有的特性。 XHTML Basic和XHTML MP共存的狀況看起來有些混亂,但之後不久W3C就發布了XHTML 1.1版本,吸收了在XHTML MP中加入的一些特性。所以現在看來這兩個版本差不多是一樣的,至於使用哪個很多時候只是看個人喜好了。這裡我們選擇XHTML Basic,因為它是W3C推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