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自Google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以來,Google.cn網域第一次暫停跳轉,轉而發出「溫馨」告示。 這個頁面,我想大家都不想看到。 Google.cn和G.cn兩個域名,也許會隨著牌照門這股風進一步升級惡化,以至成為互聯網忘卻的歷史。然後各大搜尋引擎中關於「Google」也將隨之淡出,國人想再睹Google的「豐功偉績」;想透過網站歷史檔案館(web.archive.org)查詢曾經輝煌一時的谷歌,GFW也絕不給你機會。
即便是Google.cn變更為Google.com.hk,仍擺脫不了被閹割的可能。雖然谷歌官方稱“提供未經過濾的搜索”,而事實上,谷歌搜索依舊被過濾了。 谷歌香港(Google.com.hk)首頁新增了「把Google 加入收藏」的按鈕。
縱觀歷史,牌照風無不愈演愈烈,從八股科舉到ICP備案,不知道殘害了多少能人誌士。一張紙、一張證,就決定一切,為天下人所恥!這種現像只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圈裡,而我們無法改變生存的環境,那麼只有努力適應。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也大概看得出大陸和香港特區的網路微妙特徵吧。某次相關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一再強調“我們”的互聯網政策是如何的開放,看完這則新聞之後繼續看下面的評論的時候,卻發現“評論已關閉”,我覺得這個現像很搞笑。也許,大家都知道國情是啥樣子的,卻還掩耳盜鈴般地哼著歪調。
這時候,微軟說了句人話,網路跨國公司必須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可微軟不還是打著法律的幌子踐踏那些所謂的盜版用戶。不是谷歌不守法,是指定規則的人壓根就不懂互聯網,不懂互聯網的發展規律。谷歌一向是不作惡的,也許是谷歌的肉太肥了,大家都想宰食的緣故吧。 也許月光部落客龍威廉說的對,我們只有忍受,逼急了就跳牆吧。
在國內,政策就是第一生產力,而技術因素難免會有被抹殺的那一刻,五毛黨等等諸多網絡新詞也便由此誕生。 曾幾何時,Google被封,網域被百度和萬網(買賣網)劫持,到如今的Google被迫「退出」大陸,都見證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網路公司在國內的杯具。 ——中國大大小小的站長的自身權益,卻需要一個境外公司去爭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工信部確實是把廣大站長整慘了,正如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說的「矯枉過正」。 旁人眼裡的谷歌被認為是“水土不服”,其實業內都知道是谷歌不懂得怎麼去討好去打關係。
有錢不是谷歌的錯,Google錯就錯在投錯胎了。李開復之所以離開谷歌,也許是看到了谷歌在大陸的氣數已盡,當然,或多或少是因為這個原因。 文章來源: http://www.shjue.com/post/76.html
感謝視覺前線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