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7日,廈門,首屆中國個人網站站長大會,在會後遊覽大小金門的遊船上,一位站長自豪地說:「如果這艘船沉了,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就會癱瘓。整個中國網路流量的1/3。
站長-中國網路產業最草根的一群人,當時儼然已是一股讓人無法忽視的商業力量。 2004年,蔡文勝成為第一個以站長身份獲得風險投資的人,而在此前後,更多站長正脫穎而出,hao123的李興平,51.com的龐升東,58.com的姚勁波,以及康盛創想的戴誌康,等等,以這些人為代表,一個互聯網個人站長的族群似乎突然之間就浮出水面,他們擁有的流量成為了淘寶、百度、Google們爭相搶奪的對象,他們似乎一下子成為了某種稀缺資源,變得無比重要。
很遺憾,這只是錯覺。
2009年7月20日,當年首倡導此事的「站長之王」蔡文勝對《創業家》說:「個人站長的時代,在我第一次搞站長大會的時候就結束了。這不是說中國以後就沒有站長了,而是說今天個人再重頭做一個網站並做到全國出名,有幾千用戶已經不太可能了。
如果網路是海洋,那麼站長就是一群浮萍,他們雖然擁有不小的流量,但大多憑一己之力,興趣而為。他們沒有獨特的技術、創新的模式和強悍的資源,這讓他們缺乏獨立生長的能力。這意味著,他們在商業上必須依賴一個外在的平台,才能將流量轉化為收入,從中移動,到淘寶,百度、Google,莫不如此。但是,對於高度商業化的大平台而言, 流量只是原始累積時期的必要過程,當平台自成氣候,站長們手中的流量就將無可避免地走向貶值。而在競爭日益慘烈、管制日趨嚴格的中文網路世界中,站長這個族群的大部分完全不適應。
7月15日,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CNNIC)發布《第26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網站數量下降到279萬(2010年1月的數字為323萬)。換言之,短短半年時間,中國網站總數已經「蒸發」了44萬。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是個人站長所開。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優勝劣汰已經開始。
某種意義上,站長既有中國網路發展的精華,也充分體現了它的劣根性。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網路的普及和發展過程中,百萬站長的推動力至關重要。正如美國的數位革命,是由一代代Geek(極客)所推動的。
美國有Geek(極客),中國有站長,這看似兩個截然不同的次文化群體,對於塑造各自網路商業文化卻影響巨大。極客都是熱愛自由的嬉皮士,智力超群的精英分子,憤世嫉俗、想用科技改變世界的電腦英雄;而站長則是中國中小城市的百萬草根,精明活躍敏銳,渴望透過個人奮鬥改變命運。他們不反抗不創造不安分,會翻牆打洞貼地賺錢。而相同的是,他們骨子裡的個人英雄主義情懷和對主流價值的反叛。
迄今為止,美國的極客文化已經發展了差不多50年,從最早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Apple II電腦開發者史蒂夫·沃茲尼克,Viaweb 創始人、Y Combinator投資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格雷漢姆到後來的馬克·安德森、埃文·威廉姆斯、楊致遠,再到今天的紮克伯格,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給“Geek”這個新詞賦予新的內涵。
而在中國,站長文化興起至今不過十來年,受制於環境和自身條件,上一代站長群已走到衰落盡頭。但進入行動網路時代,一樣遍地都是機會,甚至會比10年前的桌面網路更讓年輕人興奮。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創業家》採訪了康盛創想創始人戴誌康,CNZZ創始人蔡文勝,58.com創始人姚勁波,一聽音樂網創始人杜雪騁,深圳博雅創始人張偉,落伍者社區站長董勤峰,藍色理想社區站長曾沐陽,江蘇暨陽社區站長許政,杭州19樓社區總經理林煜,k666.com、快典網站長郭吉軍,天津百麗吧女性網站長崔怡,重慶購物狂網站站長高櫻等超過10位網路站長或曾經的站長。我們也見到了美國最頂尖的極客代表Paypal的科技創辦人馬克斯‧萊文奇恩,以及謝文等資深網路觀察者。
我們相信,一個草根站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但會不會如1951年“二戰”名將麥克阿瑟告別演說時所言:“老兵永遠不死,他只會悄然隱退。。。。。”
新時代的站長精神又將如何孕育而出?
第三類人
第一撥兒做站的人為什麼願意在網路上做,他往往是在線下放不開的人,他可能溝通有問題,如果要組成一個團隊,這種性格也會成為一種短板。 ——姚勁波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問題開始,站長是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群?
“站長”一詞源自英文“Webmaster”,原意是“網管”,是誰將這個偏技術的詞翻譯成站長已經無法考證,據戴誌康回憶,1996年他上惠多網絡時就有這個稱呼,而且其中不少的站長日後都成為互聯網領域的風雲人物,比如當時馬化騰是深圳Pony-soft站站長,求伯君是珠海西點站站長,王峻濤(老榕)則是福州站站長,在當時,「站長」更多的彷彿是一個技術高超的網路俠客,虛擬世界在現實中的聯絡人,而今天,我們再談論站長時,更多的則是從商業的視角。
在90年代末期,網路大潮席捲中國,以張朝陽為代表的留洋「海龜」成為這股浪潮中最耀眼的數位英雄。新世紀以來,馬化騰、馬雲、陳天橋等本土精英穩定且持續地崛起,成為更強大的弄潮兒,「海龜」與「土鱉」們是中國互聯網的主流面孔,他們定義了中國互聯網的格局與走向,但除了這兩類人之外,中國網路的商業世界還有第三類人,他們就是個人站長。
無論“海龜”,還是“土鱉”,他們在創業之前,都已經在社會上證明了自己,甚至可以說是屬於精英階層,丁磊出身於電信系統,張朝陽、李彥宏是美國“海龜”,陳天橋則曾是國資企業的年輕高層,馬化騰在高科技公司做到技術主管,馬雲則是大學教師。而個人站長則不同,他們在開始上網衝浪的時候,遠遠不是社會精英。例如李興平只有國中文化,在做hao123之前的工作是裝電腦,管網吧;戴誌康大學有15門功課不及格,蔑視大學教育;蔡文勝高中畢業就退學做生意;杜雪騅大二就被學校開除;郭吉軍初中畢業,做過鉗工,擺過地攤;董勤峰職高畢業,打一份普通的工。簡單來說,很多站長開始做網路之時,並沒有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成功,或者站長們本身就不喜歡、也不適應那個價值觀。
2000年以前,是網路萌芽期。個人站長純粹以興趣為出發點,製作簡單的網頁,只為同好交流和展示,沒有收入也充滿熱情。
戴誌康做Discuz!只是覺得BBS可以讓素不相識的人交流,做這種社區軟體很有成就感;董勤峰將70多篇找國外免費空間的攻略貼出來,只是希望給新手一些幫助;曾沐陽做藍色理想是希望給網頁設計人員一個交流的空間;許政在現實中衣食無憂,做暨陽社區不過是滿足自己馳騁網絡的愛好;郭吉軍更簡單,只是覺得網絡很自由,就申請了一個免費空間做了起來,喜歡而已,沒有其他理由。
2000年~2005年,草莽英雄出頭的年代,站長們單槍匹馬,憑藉著對草根用戶需求的把握,生猛地推動了中國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比如李興平的hao123網址導航站、華軍的軟體下載站等等,一些擁有流量的個人站長們開始獲得不斐收入。
2005年至今,這是一個全面商業化的時代。站長群落開始走向分野,少數具備自我進化能力的站長開始獲得創投,組成團隊,尋找贏利模式。
2010年5月29日,第五屆網路站長大會,超過2500位站長湧向北京東三環邊上的長城飯店,遠遠超過了會場的容納能力,連飯店大廳和門外都擠滿了翹首以盼的人群。當演講嘉賓唐駿、李開復到場的時候,都獲得了偶像明星式的待遇,掌聲雷動。
這讓網路資深觀察者謝文有些生氣。 「很多參加的站長根本不是什麼創業者,我是覺得他們在現實社會當中都沒有什麼立足之地,卻整天在網路上做夢,像狂歡一般在創業,不是很奇怪嗎?創業應該是很寂寞的,也是很大的付出,不是現在動不動就說我怎麼不賺錢啊,你憑什麼賺錢啊?意識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