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以「科學教育助力深港兩地發展」為主題的2024深港澳人工智慧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配套活動-「灣區校長說」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活動匯集深港澳三地的校長、專家、學者等,透過主題報告、專題研討、小組探討等形式進行交流,共繪AI教育新藍圖。
百校攜手,搭建對話平台
近年來,為掌握AI等新科技對基礎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與機遇,深圳在全市小學初中全面普及人工智慧課程。 2023年7月,《深圳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工作計畫》發布實施,提出大力促進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並著力培育具有人工智慧創新潛能的青少年族群。
當年11月,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積極回應深圳市關於人工智慧教育的部署與要求,全力推動人工智慧與基礎教育的深度整合。在2023深港澳人工智慧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中首次配套舉辦了「灣區校長說」並取得熱烈反響和廣泛好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創新路徑與實務模式高水準交流平台。
在去年成功舉辦首屆「灣區校長說」的基礎上,今年參加活動的港澳學校數量創新高,達到近百所。這些來自港澳地區的上百所學府的校長、教育工作者等代表與深圳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面對面,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教育的未來趨勢與合作機會。
權威領航,對話教育前沿
活動現場,來自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天主教領島學校、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聖若瑟英文中學以及福田中學、福田區荔園外國語小學、福田區新洲小學、福田區園嶺教育集團百花小學等深港澳三地的中小學校長、教育專家、教師以及教育機構管理人員等約300餘人參加了這次活動。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校長李芳勝作了題為《傳承深中辦學理念,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主題分享。他指出,一所學校如有好的辦學理念,充分考慮「大師、大愛、大目標」的辦學思想並具有培育科技創新人才的意識,必定能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成為人民滿意的學校。
在大學教育方面,更是邀請了權威領航對話教育前沿,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現場分享了香港大學的特色,並解答了師生提問。他在發言中叮嚀同學們:學習AI不要只從書本上學,要注意平時知識技能的累積並透過參加比賽來培養和提升AI思維,助力解決現實的問題。
這次「灣區校長說」活動旨在為三地教育工作者建立交流平台,分享他們在教育研究和實踐中的成果和經驗,積極探索人工智慧教育創新的途徑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傳播教育改革發展先進概念,促進灣區教育融合發展,實現教育文化價值引領,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
現場互動,共探教育未來
活動上,與會嘉賓圍繞著「科學教育助力深港兩地發展」主題,進行主題演講、專題研討、小組探討等形式的交流研討,共同探討不同學段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分享教育研究和實踐中的成果和經驗,積極探索人工智慧教育創新的途徑。
「灣區校長說」第一輪對話圍繞著「多元教學融合,助力灣區學子基礎建構與綜合成長」的主題展開。來自深圳市螺嶺教育集團湖貝小學、深圳市福田區梅山小學、梧州市藤縣第八小學的代表們與來自香港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聖若瑟英文中學的校長們進行了交流研討。港方嘉賓在發言中指出,以學生為中心,照顧學生的多樣性,透過玩樂、遊戲元素、體驗學習、互動教學等多元化課外教育,是香港幼兒園科技教育的主要亮點。
在「小學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及人工智慧的推廣及體驗」主題中,天主教領島學校李安迪表示,推動小學人工智慧教育首先要安排教師培訓,為教師賦能。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馮家俊指出要透過AI課程培養AI素養,多跟大學合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餘文清表示學生要在學中做、學會合作分享。福田區新洲小學劉青從系統引進、數據解讀、改進教學、提升品質、引領學校變革等面向分享。福田區園嶺教育集團百花小學李彤則從人工智慧系統管理、智慧分析、形成評估系統等方面進行交流。福田區荔園外國語小學柳中平從計畫式活動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展開研討。
第三場對話以「中學生的科學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福田中學王德久指出,培養創新人才要實現學科到科學的課程轉變、從小學學生的興趣到高中志趣的轉變,最後延伸到大學的專業。星河教育總校葉延武強調要宣傳強調科學家精神、優化中小學科學教育、重視哲學教育。福田區外國語學校(景秀)趙曉東圍繞著「打造科技教育創新體系」作了分享。天主教伍華中學李宛儀指出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透過讓學生進行職業探索,了解職業要求。天主教新民書院吳華彪從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能力、高校參觀學習等方面進行了分享。觀塘瑪利諾學院冼雅琳則從培養了解自我、認識世界的能力等方面展開交流。
本次「灣區校長說」融合了三地校長的實踐之音、校際交流、專家理論引領等多元化的聲音,為不同學段科學教育搭建了交流與合作的平台,更為大灣區的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隨著「灣區校長說」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活動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未來將成為連接深港澳乃至更廣泛地區教育界的橋樑,為大灣區人工智慧教育創新與未來發展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