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探訪「京西智谷」智算中心。圖為伺服器內部。
隨著數位經濟的發展,人工智慧越來越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未來產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作為全國人工智慧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不斷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在這座被稱為「AI第一城」的城市中,AI究竟如何和城市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新的科技如何變成生產力,推動現代大都市的轉型發展?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辦的「新質生產力看北京」採訪中,新京報記者探訪了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誕生地,以及中關村門頭溝園的「京西智谷」智算中心,了解北京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一角。
探訪1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
正在為智慧人「通通」打造一個六口之家
如何打造一個更接近人類的人工智慧?
在北京中關村,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裡,一個智商和學習能力接近3到4歲人類的通用智能人“通通”,正在模擬現實的“家庭”中,不斷學習和成長,它擁有視覺能力,具備人類普遍的價值觀,並且可以自動生成任務,自己學會吃飯、睡覺、整理房間…
在一面大螢幕上,展示著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場景,臥室、廚房、客廳、電視、茶几、沙發、書桌等所有真實生活中的空間和用具一應俱全,“通通”就“生活”在這裡,和一個普通的人類孩子一樣,進行各種各樣的學習。
「通通」是通用人工智慧的產物,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先進技術中心通用智能體平台部主任麼剛介紹,「通用人工智慧」是全球科技競爭的製高點,和普通人工智慧不同,它能夠完成無窮多任務,可以自主定義任務,在不同環境中自動產生任務,並完成任務。此外還是價值驅動的人工智慧。 「簡單來說,我們人類早上起床去上學上班、餓了去吃飯,這些行為都是由自己價值體系驅動的,而不是由數據或知識驅動。這也是我們研發『通通』的目的,就是讓它能夠像人類一樣,具有自主學習、成長和工作的能力。
記者看到,在不同的家庭場景中,「通通」可以自主完成吃飯、睡覺、打掃房間、清理雜物等任務,而當這個具有人類3到4歲智商的智能人,在鏡子中看到自己臉上的污漬時,也會主動清潔乾淨。根據介紹,科學研究人員正在研發和創造更多的場景,讓這個智慧人像真實的人類小孩一樣成長。 「目前發布的智能人,還只是單獨學習,我們已經在打造一個六口之家,模擬真實的家庭,有爺爺奶奶,父母,兩個孩子,讓智能人擁有社交的能力。」麼剛介紹, “未來還要打造幼兒園等更大的真實社交場景,促進智能人進一步成長。”
參觀2「京西智谷」智算中心
氣象AI人「靈西」可精準分析氣象數據
如果說通用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技術的製高點,那麼基礎算力的建設,算力服務體系的完善,則是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根基。
在北京門頭溝,永定河畔,一座高科技產業園區中,500P算力的算力中心,成排的服務器,正在為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們,提供算力服務,這裡是北京最大的國產自主可控人工智慧算力集群,也是門頭溝區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典型代表。
據介紹,在轉型發展中,門頭溝區將人工智慧作為重點發展的三大科技產業之一,近年來著力打造“京西智谷”,以及依托“京西智谷”的現代科技創新中心。
算力是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京西這個傳統礦區轉型的標誌之一,據介紹,該算力中心適配並提供多個開源大模型以及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個領域主流開源模型,同時,異構算力集群液冷機房已加強具備1000P算力建設條件,風冷方面已建成400個16KW機櫃滿足2000P算力能力,預計年底形成E級算力集群。
中關村門頭溝園管委會副主任索鑫介紹,目前,「京西智谷」智算中心已遷移、適配和孵化了20餘個主流大模型,累計連結、服務700餘家人工智慧企業及單位,推動了19個氣象、教育、司法、檔案、緊急、交通、政務等大模型標竿應用場景成功落地。
「靈西」是門頭溝區和北京氣象局合作開發的氣象AI人,於2024年6月正式發布,「靈西」不僅是智慧氣象助手,還將透過人工智慧專業大模型賦能,實現對氣象資料的深度探勘和精準分析。
記者註意到,在京西智谷,這樣的人工智慧產品還有許多,如可以即時轉換為方言的「直播AI人」、「法律AI人」等。
■ 關注
北京將推動大模型規模化應用落地
預測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將在未來10-15年取得長足發展,多項產業要素全球領先。預計2035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為1.73兆元,全球佔30.6%。
而作為人工智慧產業和科學研究力量最強的北京市,在2022年,人工智慧相關產值規模就達到約2,170億元。
2023年,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2023年,北京正式提出加速建置具有全球影響力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
2023年2月,北京市發表《2022年北京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白皮書》。當年5月,先後發布支援人工智慧發展的「二十一條」與「夥伴計畫」、《北京市加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
無人駕駛、無人機快遞、智慧工廠、遠距醫療……在北京,人工智慧正在每個領域蓬勃生長。據悉,北京將加速大模型主流技術追趕步伐,持續佈置顛覆性技術,以引領性創新優勢實現換道超車。此外,北京將建置一批高能階創新平台,實現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並推動大模式規模化應用落實。
2024年7月,北京市發布《北京市推動「人工智慧+」行動計畫(2024-2025年)》,《行動計畫》明確提出:2025年底,透過實施5個對標全球領先水準的標竿型應用工程、組織1 0個引領全國的示範性應用計畫、推廣一批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商業化應用成果,力爭形成3-5個先進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產品,100個優秀的行業大模型產品和1000個行業成功案例。
根據《行動計畫》,人工智慧技術將廣泛運用在不同場景,全面改變這座城市的發展路徑,改變人們的生活狀態。如教育領域,北京將重點匯聚本市優質教學案例、講義素材、施教方法以及學生心理健康、公序良俗常識等教學知識,培養跨學科、跨學段的教育大模型平台。在醫療領域,北京將建構醫療監管機制創新、醫院與醫生科研成果收益均衡以及醫院資訊系統智慧化升級的三者合一「北京醫生」醫療大模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