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海淀區所有資訊科技教師必修人工智慧課程。近日,該區成立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名師工作室,將透過進行長期研修課程,以系統提升教師人工智慧素養,並推動人工智慧在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應用。
依託名師工作室,海淀區將進行一系列國小教師人工智慧教育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室將率先為小學階段的資訊教師開展4個學期的研修課程,引導他們學習掌握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基礎理論、演算法應用、軟體和硬體技術等,進而有效地將其融入日常教學,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
「在小學階段進行人工智慧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提前接觸前沿科技,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人工智慧的本質,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未來的科技創新者做好準備。教師將分階段完成“課後作業”,包括設計一堂小學人工智慧演算法課程、開展一個人工智慧教學應用專案、上一門人工智慧跨學科研究課、發表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等。
名師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將逐步落實。資訊教師在設計好本學科課程的同時,也將帶動其他學科教師深入研究人工智慧賦能學科教學的創新路徑,開展跨學科實踐,以點帶面促進各校形成人工賦能教育教學的創新網絡,引領支持更多教師做好人工智慧教育。
海淀區教委智慧教育辦公室主任劉偉說,該區推出了「人工智慧+教育」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將系統提升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素養,推進一系列「人工智慧+教育」場景應用與落地,在人工智慧賦能作業批改、英語聽說練習、體育監測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