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其高能耗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在此背景下,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掀起了核能投資熱潮。 《紐約時報》16日報道稱,亞馬遜當天宣布向一家名為X-Energy的新創企業投資,以研發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谷歌本週一宣布,已同一家名為KAIros Power的新創公司達成電力採購協議,該企業正在研發用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發電。上個月,微軟也宣布與核能企業達成協議。
標普全球評級機構董事總經理阿尼什·普拉布認為,目前滿足人工智慧和資料中心用電的最佳永續供電解決方案就是核能。太陽能、風能有「靠天吃飯」的特點,可靠性較差。目前美國科技巨頭所青睞的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技術雖然還未能成功實現商業化,但單一反應器成本可望降至10億美元左右,今後或可實現直接建設在數據中心設施旁,應用潛力巨大。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目前,美國尚未有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投入使用,只有NuScale Power的一款設計獲得了美國核子管理委員會的批准。
亞馬遜官網文章顯示,他們將與公共事業聯盟Energy Northwest達成協議,支持開發4座先進的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堆,預計在計畫第一階段將產生約320兆瓦的發電量。 X-energy的反應器設計就將用於該專案。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拜登政府認同核能對減排的重要性,並支持恢復美國核能產業發展。拜登最近簽署了一項由國會兩黨多數通過的法案,法案起草者表示,這將加速新核能計畫的發展。而此前,許多民主黨人一直強調核能有安全和環境隱患,質疑核能的經濟效益。
美國科技巨頭的支持固然為美國核能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但批評人士指出,當下這股核能發展熱潮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核能長期存在的安全和環境關切,特別是如何儲存核廢料的問題。事實上,美國先前也有所謂「核能復興」的說法,但並未實現。統計顯示,1960年以來美國嘗試建造的核反應爐多達250座,但一半以上核電工程尚未發電就被取消了,而其他投入發電的核反應爐沒有一座是在預算限度內按時完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