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為新質生產力賦能?多位企業家、科學家齊聚上海探討交流
作者:Eve Cole
更新時間:2024-11-21 13:54:01
AI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生產力,如何推動產業深度轉型與數智化發展? 「創二代」如何實踐父輩開創的企業精神與內涵…11月5日,以「科創引領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相聚上海共創未來」全球宣介會暨2024華裔青年企業家圓桌會在上海舉行,五位海內外青年企業家、科學家圍繞著「科創引領新質生產力」主題開展了一次「全球視野下的青年創新創業圓桌對話」。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科學研究模式,真正提升生產力,幫助人類更好地生活?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領導科學家歐陽萬裡教授表示,AI正以比以往數倍甚至數萬倍的效率,改變多學科研究典範。例如,用人工智慧演算法輔助進行全球氣象預報,就是AI for Science(人工智慧驅動的科學研究)的應用之一。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的時效性和準確度,一直是業界的重點課題。歐陽萬裡介紹,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發的「書生·風烏」 氣像海洋全方位預報體系,正在讓AI賦能氣象預測,輔助防災減災。研究人員提出了強大且高效的人工智慧氣象預報大模型,在預報精度、預報時效和資源效率三方面實現突破。 「人工智慧能夠利用過往的氣像要素,結合複雜演算法,對未來天氣進行預測,並獲得較好的預測結果。」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近期也提出了種業、化學、譜學等大模型,助力氣象、化學、種業、氣動設計等多領域探索,為解決一些「硬骨頭」問題提供高效率的工具。農牧食品事業是卜蜂正大集團在中國最主要的投資領域,作為卜蜂正大集團在中國的重要戰略佈局,卜蜂生物以研發、生產、銷售添加劑複合預混合飼料、濃縮飼料及配合飼料,並提供生物技術推廣服務為主要業務。卜蜂(中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卜蜂(上海)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百姓介紹,作為傳統的第一產業,卜蜂正努力推動農牧產業創新研發、產業深度轉型和數智化發展,例如和多所大學進行合作,進行產學研一體化,幫助他們把科研成果落地。同時,提升工廠的智慧化水平,利用大數據分析解決業務難題,實現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以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中國農業強國建設。上海仟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嚮導,曾在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負責人力資源管理及行銷工作。他認為,人才獲取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力,他的團隊致力於借助AI 實現更高效率、更高品質的現代化新型人才招募模式。王嚮導表示,依賴傳統招募網站選用人才效果是比較差的,對企業而言可能只有1%左右的落地轉換率。 「企業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履歷,靠傳統手段人工篩選是很大的工作量,找到匹配需求的人員很困難。」進入AI時代,要利用AI為企業賦能,激活人才庫中各方位的資料,找到精準匹配企業需求的人才。王嚮導說,AI面試已經在現實中投入使用,數據大模型能夠對面試進行總結,甚至能夠判斷面試者的表情,以及他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是否精準踩中要點。 「大家會慢慢習慣AI時代,也許未來企業面試普遍會在第一關就使用AI面試。」澎湃新聞注意到,「仟尋MoSeeker」也是業界最早提出「微信招募」概念,王嚮導帶領團隊率先推出AI 智慧視訊面試等數位化招募平台。自2022年以來,仟尋開始為中國9 億勞動力人口建立職業社交網絡,以填補這個領域在中國的空白。王嚮導說,「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建構更強大的中國自己的職場社交網絡,讓更多求職者和機會可以互相連結起來,也讓更多海外人才能夠與中國連結起來,幫助建立人才強國。作為歸僑和“創二代”,榮煒說,創業過程中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怎麼既保留傳統的內容,還要與時俱進地進行產品創新,“與父輩的積極溝通交流,獲取創業經驗是很重要的」。他在現場分享了東錦集團第三次創業的拳頭產品——4.0雞精(小分子鮮多肽類調味品)的內容。透過小分子鮮多肽的技術創新,在實現增鮮的同時降低鈉鹽的攝入,將8種蛋白融入產品中去。 「我們也在尋求轉型賦能,透過科技與產品創新,促進整個產業的更新換代。」榮煒說。實現高品質發展,需要暢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良性循環。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高博表示,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作為內地和香港人才交流的重要紐帶和橋樑,將更好地實現連結香港、內地及國際科技資源,為科技人士創業和就業提供更全面的社會資源。 「如今,越來越多優質的專案在向中國聚集,我們會把好的專案、人才連結起來,加強交流分享、資源互通,聯結海內外的智慧,助力科技產業轉化以及推動科技創新,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