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屬於終身學習者
閱讀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種投資方式,即使只是每天堅持閱讀幾頁,長期下來也會得到不小的收穫與回報。從這個角度來看,閱讀與基金投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長期的力量。基於此,金融界基金推出讀書類專欄“悅讀”,誠邀國內外學界、投資圈有影響力的大咖分享好書,交流讀書心得。
跟隨【悅讀書會】打卡科大訊飛,全景式解碼科技如何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透視科技如何改變生活,擁抱科技改變世界的無限可能。中央編譯出版社推薦閱讀《新科技通識課》,在本書第二章第一節人工智慧中寫道:隨著電腦與資訊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正在逐步改變世界,這標誌著人類第三次認知革命。谷歌公司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認為,「作為人類正在研究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人工智慧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將比火或電更深刻」。
2018 年,世界經濟論壇等許多機構預測了人工智慧發展時間表:
2024 年自動撰寫Python 程式碼;
2028 年製作影片;
2049年撰寫暢銷書籍;
2059 年進行數學研究等。
回顧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指出,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新興領域是行動互聯網、大數據、感測網和腦科學。其中,數據驅動知識學習、跨媒體協同處理、人機協同增強智慧、群體整合智慧、自主智慧系統被列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重點,預示著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將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人工智慧技術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知識,機器還沒有掌握總結知識、累積知識、應用知識、傳承知識和建立組織管理知識體系的能力。而人工智慧的倫理性、有益性、合理性和正確性也成為人工智慧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
而在第六章第三節對於數位經濟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學界認為主要包括科技、市場與隱私層面。在技術層面,要力爭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的「卡脖子」問題。而觀察數位經濟的爆發式成長,我們也發現其也成為新冠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成為增強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力量。中國憑藉著龐大的國內市場優勢,倒逼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數位經濟體量位居全球第二,規模超過數兆美元。尤其是在對抗疫情過程中,以數據生產要素為基礎的數位經濟依托新技術優勢和大平台優勢,透過資訊聚合、數據共享,為全社會資源調配、物資流轉、線上辦公等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引用《新科技通識課》書中所寫,醫療因應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場景。
在抗疫工作中,以5G、大數據為代表的資訊通訊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在態勢的研判、資訊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透過“5G+醫療”,多學科、多專家遠距為重症患者協作診療,提升抗疫第一線醫療救治水準。智慧物流打通物資流通堵點,保障民生物資有效供給,包括醫療防護衣等抗疫物資的緊急調配。
疫情期間,全國210多家醫院緊急興建4G、5G網絡,搭建一條條通訊生命線。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北上廣多家醫院的專家透過5G 連線進行遠距會診,對重症患者的CT 影像進行研討並確定治療方案。得益於5G 等新技術深入應用,我國防疫抗疫能力大幅提升,為取得抗疫勝利提供了重要支撐。
5G 技術除為線上醫療、視訊會議、線上辦公室等遠距服務順利運作提供有效網路保障外,還與紅外線測溫技術融合,打造測溫5G 警用巡邏機器人,實現了5 公尺內一次性10 人快速體溫測量,從而協助民警在危險、高強度環境中完成排除防治。智慧客服機器人可提供智慧疫情通知回訪、重點族群追蹤調查、智慧處理諮詢來電、疫情心理慰問師等線上服務,緩解線下醫療資源的緊缺問題。也有一些智慧機器人用來取代醫護人員,參與疫情防治第一線工作,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例如,火神山醫院的「豹小遞」可依醫院的需求遞送化驗單與藥物,鈦米機器人可24小時為醫院進行消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