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預測生成式人工智慧將在2029-2030年間為印度GDP貢獻高達4,380億美元,並指出印度在AI領域擁有獨特優勢。 Downcodes小編將為您詳細解讀印度央行副行長邁克爾・德巴布拉塔・帕特拉在數位科技、生產力與經濟成長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分析印度在人工智慧發展方面的機會與挑戰,以及數位化如何推動印度金融部門的變革。
近日,印度央行(RBI)在數位科技、生產力與經濟成長會議上發表了一項重要預測,表示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將在2029-2030年間為印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高達4380億美元。同時,2024年,印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整合人工智慧的比例已從2023年的8% 上升至25%。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印度央行副總裁麥可・德巴布拉塔・帕特拉指出,印度目前承諾投入1.25兆盧比發展半導體產業。根據近年來的成長趨勢,預計到2026年,數位經濟將佔印度GDP 的五分之一,目前佔約十分之一。他表示,印度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具備了透過數位公共基礎設施、蓬勃發展的資訊科技產業以及年輕人口,進一步開拓和優化成長機會的獨特優勢。
他也提到,印度在金融科技領域處於數位革命的前沿,數位支付的快速發展也正在推動這一進程。然而,新技術的出現也帶來了許多挑戰,如傳統技術與勞動市場的擾動、對資源的高需求,以及潛在的網路安全威脅和資料隱私問題等。
在談到數位化如何推動印度金融部門發展時,帕特拉提供了微觀層面的證據,顯示所有印度銀行都已經實施了行動和網路銀行,其中75% 的銀行提供線上開戶和數位化的KYC 服務,60 % 進行數位貸款,50% 提供支付聚合服務,41% 使用聊天機器人。數位化為銀行業帶來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
他也提到,2016年推出的統一支付介面(UPI)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其在10月份達到了166億筆交易,成功的即時借記撤回率從去年的77% 上升至86%。此外,嵌入式金融的概念也在快速發展,全球市場在2022年估計達到668億美元,預計在2023至2032年之間將實現年均增長25.4%。
印度的農村人口中約40% 以及20-30歲年齡層的網路使用率高達78%。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進行線上消費,印度的金融科技公司正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技術解決方案,幫助其優化營運。最後,帕特拉提到,印度也與國際組織合作,探索不同國家的開放金融API 框架的連接,促進風險管理與金融創新的平衡。
總而言之,印度在人工智慧和數位經濟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但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未來,平衡發展與風險將是關鍵。 Downcodes小編將持續關注印度在數位經濟方面的進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