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片平台Vimeo加入了YouTube和TikTok的行列,宣布一項重大更新:要求創作者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明確標註。此舉旨在提高平台內容的透明度,避免觀眾被AI生成的逼真影片誤導。 Downcodes小編將帶您深入了解Vimeo這項新規定的細節,以及背後體現的平台責任和產業趨勢。
Vimeo剛剛宣布了一個重大更新,加入了YouTube和TikTok的行列,開始要求創作者們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明確標註。這項新規定意味著,所有看起來逼真的影片內容,如果是由AI創造或修改的,都必須向觀眾透露其來源。
隨著AI技術的發展,辨別影片內容真偽變得越來越困難。 Vimeo的新政策旨在確保觀眾不會被誤導,不會將合成的影片內容誤認為真實發生的事件。這項規定特別針對那些看起來像真的人、地點或事件的視頻,而不適用於那些明顯帶有動畫效果或使用AI進行小幅度製作輔助的內容。
Vimeo也特別指出,如果影片使用了平台提供的AI工具,例如可以消除演講中的長停頓和中斷的工具,這些影片也需要被打上AI內容的標籤。現在,Vimeo依賴創作者自願標註他們的AI內容。在上傳或編輯影片時,創作者可以選擇一個複選框來聲明AI的使用情況,並指明AI是用於音訊、視覺效果或兩者兼有。
雖然目前是人工操作,但Vimeo正在開發一個自動化系統來偵測AI內容並自動打上標籤。該公司CEO Philip Moyer在官方部落格中表示,他們的長期目標是開發出能夠可靠檢測AI內容的自動化標籤系統,以提高透明度並減輕創作者的負擔。
Moyer自今年4月加入Vimeo後,已經明確表示了公司對AI的立場。他告訴用戶,Vimeo正在採取措施保護用戶生成的內容不被AI公司濫用,例如禁止在該平台託管的影片中訓練生成式AI模型。這與YouTube的Neal Mohan的立場相似,他明確表示使用YouTube上的影片來訓練模型,包括OpenAI的Sora,是違反服務條款的。
Vimeo的這些措施強化了對內容真實性的承諾,為創作者和觀眾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導,幫助他們在AI日益普及的數位世界中導航。
Vimeo此舉體現了視訊平台在應對AI技術發展浪潮中,對內容真實性和使用者體驗負責的態度。這不僅對創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整個產業樹立了標桿,促進產業規範的建立和發展,共同維護一個更安全透明的網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