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上關於OpenAI的ChatGPT流量驟減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高盛分析師的一份報告更是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情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文將深入分析此事件的來龍去脈,揭示高盛報告中存在的關鍵錯誤,並探討ChatGPT的真實發展現況。
近日,高盛分析師彼得・奧本海默發布的一份報告引發了市場的劇烈反應,報告中提到OpenAI 的ChatGPT 流量出現大幅下降。金融時報也對此進行了報道,這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人工智慧相關股票的前景。
然而,這一切其實是由於高盛在數據分析時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高盛使用了Similarweb 的數據,但忽略了OpenAI 最近將網域從chat.openai.com 更改為chatgpt.com 的事實。由於這個網域的變化,原來的流量自然會減少。
實際上,Similarweb 的最新數據顯示,ChatGPT 的使用情況與高盛的報告截然相反。數據顯示,ChatGPT 的用戶在過去一年中成長了66.2%,依然是最受歡迎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儘管其他競爭對手如Anthropic 的Claude 和Perplexity 正在奮起直追,但目前還未能趕上ChatGPT。
更令人振奮的是,OpenAI 近期也宣布,每週活躍用戶達到了2億,比2022年11月的數據翻了一番。公司的企業業務也在穩步成長,透過API 使用OpenAI 模型的需求不斷上升。此外,許多微軟應用程式也在使用OpenAI 的技術,例如GitHub C opilot,近期的表現也同樣良好。
當然,OpenAI 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例如溝通上的問題以及安全研究人員的不滿,還有高昂的營運成本。但目前來看,需求不足並不是OpenAI 所面臨的挑戰。
一項分析顯示,OpenAI 今年的收入預計將在35億到45億美元之間,這對於一家在2022年底才開始認真進行商業運營的公司來說,算是相當可觀了。不過,這背後的成本可能會高達85億美元。
劃重點:
高盛的報告因未考慮OpenAI 的域名更改,錯誤地顯示ChatGPT 流量下滑,引發市場恐慌。
Similarweb 數據顯示,ChatGPT 用戶較去年同期成長66.2%,依舊是最受歡迎的AI 應用。
? OpenAI 宣布每週活躍用戶達2億,預計今年營收將達35億至45億美元,企業業務不斷成長。
總而言之,高盛報告的錯誤凸顯了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也再次證明了ChatGPT作為領先AI應用的強勁勢頭。雖然OpenAI面臨挑戰,但其未來發展仍充滿潛力。 市場應理性看待相關訊息,避免因片面資訊而做出錯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