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eurIPS人工智慧大會上發生了一起因演講者發表帶有種族偏見言論而引發的爭議事件。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教授羅莎琳德·皮卡德在演講中提及一位“被頂尖大學開除的中國學生”,並引用該學生的話,儘管她隨後進行了補充說明,但這番言論仍然在學術界和科技界引發軒然大波,引發了關於人工智慧領域種族偏見和文化敏感性的廣泛討論。事件迅速在社群媒體上發酵,多位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
在備受矚目的NeurIPS人工智慧大會上,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教授羅莎琳德·皮卡德的演講,因涉及種族偏見的言論,迅速引發業界強烈反響。
在題為"如何優化最重要的事情"的主題演講中,皮卡德提到了一位"已被頂尖大學開除的中國學生",並引用該學生聲稱"學校沒有人教授道德或價值觀"。儘管她隨後補充稱"認識的大多數中國人都是誠實和道德高尚的",但這番言論仍然激起了業界的廣泛爭議。
GoogleDeepMind科學家孫嬌率先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分享了演講幻燈片,並毫不客氣地表示:"從大型語言模型中消除種族偏見比從人類身上消除偏見容易得多!"Meta的研究科學家田遠東轉發了孫的評論,並直言:"這是明顯的種族偏見。這怎麼會發生在NeurIPS上?"
在會後的問答環節中,一位與會者指出,這是皮卡德演講中唯一一次提及某人的國籍,並認為這"有點冒犯"。他建議皮卡德在今後的演講中刪除這項引用,而皮卡德似乎對此表示贊同。
NeurIPS大會組織者迅速發表聲明,嚴肅表示:"我們要特別指出今天下午受邀演講中的這番言論,這是NeurIPS絕不會容忍的,也不符合我們的行為準則。我們將直接與演講者溝通解決這個問題。
皮卡德隨後發表道歉聲明,對提及學生國籍表示"遺憾"。她坦誠:"我意識到這是不必要的,與我的觀點無關,並造成了意想不到的負面聯想。我為此道歉,並對事件造成的困擾感到非常難過。我將從這次經歷中學習,並歡迎關於如何向社區作出補償的建議。
這事件再次凸顯了科技和學術界在消除種族偏見方面仍面臨的挑戰。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科技創新的同時避免歧視、促進包容,已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起爭議並非針對AI技術本身,而是折射出學術圈在處理文化差異和族裔敏感度方面仍存在的深層問題。此事件或將推動業界進一步反思與改善相關機制,共同營造更開放、更尊重的學術生態。
這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也為人工智慧領域敲響警鐘,提醒大家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更要關注倫理道德和文化敏感性,建構更包容和公平的學術環境,促進人工智慧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