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換臉技術被用於直播帶貨,引發大眾廣泛關注。一個模仿張文宏醫生進行直播帶貨的帳號,騙過了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對AI技術不熟悉的年長觀眾。事件曝光後,張文宏本人也對此進行了回應,並表示已多次向平台投訴。這事件凸顯了AI技術濫用的風險,以及公眾在資訊辨別能力上存在的不足。
近日,一段影片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影片中出現了一個模仿張文宏的帳號在直播帶貨,出售一種蛋白棒。
許多網友對此產生疑問,「張文宏是否在帶貨?」 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年長觀眾對這一視頻深信不疑,甚至已經下單並在社交群裡轉發了該信息。經過記者的核實,發現影片中的張文宏並非真人,而是透過AI 技術合成的深度偽造。
對此,張文宏回應表示,這樣的賣貨帳號不只一個,且一直在變,他已多次向平台投訴。這件事情已經有幾個星期了,一開始提出了投訴。特別是有些對AI不是很熟悉的、年紀比較大的人,他們很容易就會相信。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貨直播的形式不斷變化。如今,AI 技術已經能夠產生高度模擬的人臉和聲音,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得以利用這些技術進行詐欺。最近,某位明星企業家的聲音也被AI 技術合成並在網路上傳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這次AI 合成的張文宏在直播帶貨中表現得非常逼真,雖然在技術層面上仍有瑕疵,但依然騙到了不少人。
這起事件引發了公眾對資訊真偽的關注,尤其是在老年人群體中,他們對新科技的認知相對滯後,容易受到欺騙。然而,不僅僅是老年人,任何人都可能面臨被AI 偽造資訊所誤導的風險。我們無法完全依賴個體的判斷來識別這些虛假訊息,因此,相關的技術防範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在直播中,模仿張文宏的帳號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在午夜進行直播,這種隱密性顯示了平台在治理AI 亂象方面的努力與成效。儘管AI 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同樣也為社會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偽造行為,建立更完善的風險防範機制顯得迫在眉睫。
劃重點:
AI 合成的張文宏在直播帶貨中引發熱議,部分網友誤信其身分。
大眾對新科技的認知落後,容易受到假訊息的影響。
加強技術防範措施和資訊監測機制,提升公眾辨識能力至關重要。
AI換臉技術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需要平台加強監管,同時提升民眾的資訊辨識能力,才能有效應對AI技術帶來的挑戰。 加強全民數位素養教育,普及防範知識,才能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建構更安全的網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