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新推出的AI新聞摘要功能因其錯誤訊息頻出而引發巨大爭議。此功能旨在為用戶提供便利的新聞資訊,卻因錯誤總結BBC和《紐約時報》報道而受到廣泛批評。國際新聞自由組織「無國界記者」更公開呼籲蘋果立即撤回該功能,認為其傳播不實訊息,損害媒體公信力,威脅民眾取得可靠資訊的權利。 此事件也凸顯了新興AI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以及媒體機構在面對快速發展技術時所面臨的困境。
蘋果公司近日推出的人工智慧功能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這項功能旨在為用戶提供新聞摘要,但卻因錯誤訊息而受到批評。國際新聞自由組織「無國界記者」 已公開呼籲蘋果立即撤回這項功能,原因在於它在向用戶推播的通知中錯誤地總結了BBC 的一篇報道。
具體而言,蘋果AI 系統曾錯誤地表示,涉嫌殺害UnitedHealthcare 執行長的嫌疑人路易吉・曼喬內已自殺。然而,BBC 在其原始報告中並未提及這一點。 BBC 方面表示,已經就此問題與蘋果聯繫,希望能夠盡快解決此事,但尚未確認蘋果是否已對此作出回應。
「無國界記者」 科技與新聞事務主任文森・貝爾提爾對此表示,蘋果應該對這起事件負責,並及時撤回這項功能。他指出,人工智慧只是一個機率機器,不能簡單地透過隨機選擇來判斷事實。他強調,自動產生的錯誤訊息不僅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也威脅了公眾取得可靠資訊的權利。
此外,該組織也對新興人工智慧工具對媒體造成的風險表示擔憂,認為目前的AI 技術尚不成熟,不應被允許用於公共資訊的傳播。
對此,BBC 回應稱,確保公眾信任其發布的信息及新聞至關重要,包括推播通知在內的所有內容都必須真實可信。
蘋果今年6月在美國推出了這款生成式AI 工具,宣傳其能夠以簡潔的段落、要點或表格形式總結特定內容。這項功能旨在幫助用戶更方便地獲取新聞訊息,用戶可選擇在iPhone、iPad 和Mac 裝置上接收這種集中推送的通知。然而,自從該功能在十月底正式推出以來,用戶發現它也錯誤地總結了《紐約時報》的報道,聲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被逮捕,實際上只是國際刑事法院發布了對他的逮捕令。
這次事件的挑戰在於,新聞機構並沒有對蘋果AI 的摘要內容擁有控制權。雖然一些出版商已選擇使用AI 協助撰寫文章,但這是他們自主決定的。然而,蘋果AI 的摘要以出版機構的名義發布,這不僅傳播了潛在的錯誤訊息,也危及了媒體的信譽。
蘋果公司並未對此事件做出回應,而這次AI 功能的爭議也反映出新聞出版業在快速變化的科技環境中所面臨的挑戰。自從ChatGPT 推出以來,多個科技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許多模型被指控在訓練過程中使用了版權內容,包括新聞報導。儘管一些媒體機構已經對此採取了法律行動,但也有一些媒體,如Axel Springer,選擇與相關開發者達成授權協議。
劃重點:
蘋果新推出的AI 功能因誤報資訊遭到廣泛批評。
無國界記者呼籲蘋果公司撤回這項功能,強調AI 技術不應用於新聞摘要。
BBC 表示,確保資訊可信賴性至關重要,並已就此問題聯繫蘋果。
這次事件引發了關於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新聞傳播領域的倫理和安全問題的廣泛討論,也警示了科技公司在開發和應用AI技術時需要謹慎,避免傳播虛假信息,維護公眾利益。蘋果公司對此事件的回應以及未來如何改進其AI功能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