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季是诈骗高发期,网络诈骗分子伺机窃取个人信息。为保障用户安全,谷歌持续升级Gmail安全防护功能,有效拦截诈骗邮件。 借助人工智能,Gmail在识别和拦截垃圾邮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提醒用户警惕三种常见的诈骗手法:虚假发票诈骗、名人背书诈骗和敲诈勒索诈骗,帮助用户提高安全意识,避免遭受损失。
根据谷歌数据显示,2024年假日季第一个月,Gmail用户收到的诈骗邮件数量同比减少了35%。这得益于谷歌开发的AI模型,特别是基于网络钓鱼、恶意软件和垃圾邮件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极大提升了Gmail的防御能力。文章最后,谷歌也建议用户提高警惕,仔细检查邮件细节,谨慎操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
节日季是阖家团聚、互赠礼物的温馨时刻,但也正是网络诈骗分子蠢蠢欲动,试图窃取个人信息的高发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谷歌在今年持续升级Gmail的安全防护功能,力求在诈骗邮件抵达用户收件箱之前就将其拦截。
根据谷歌产品管理高级总监安迪·温(Andy Wen)本周发布的博文,2024年假日季的第一个月,Gmail用户收到的诈骗邮件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5%。这一显著进步,人工智能功不可没。
谷歌开发了一系列AI模型,大幅提升了Gmail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其中一个基于网络钓鱼、恶意软件和垃圾邮件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尤为关键。仅此一项,就使得Gmail每天能够审查的用户举报垃圾邮件数量增加了1000倍,并能拦截比以往多20%的垃圾邮件。
尽管如此,即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也无法完全杜绝所有垃圾邮件。谷歌也分享了在今年假日季频繁出现的三种诈骗手法,提醒用户保持警惕:
虚假发票诈骗:诈骗分子会向用户发送虚假的发票,诱导用户拨打电话“核实”所谓的“费用”,并在通话过程中说服受害者付款。这种诈骗手法虽然并不新鲜,但在假日季却尤为猖獗。
名人背书诈骗:近期出现的大量诈骗邮件都与名人有关。这些邮件要么冒充名人本人发送,要么声称某位名人正在代言某种产品。虽然这些关联有时显得牵强,但其目的在于利用名人效应建立信任,诱骗用户参与“天上掉馅饼”的活动。
敲诈勒索诈骗:这类诈骗邮件性质恶劣,令人恐慌。受害者会收到包含其家庭住址,有时甚至附有房屋照片的邮件。邮件内容通常包含人身威胁,或是威胁要公开据称通过黑客手段获取的个人隐私信息。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谷歌建议用户在点击链接或执行操作之前,务必对可疑邮件保持警惕,仔细检查邮件细节是否存在异常,不要向不熟悉的人转账汇款,并将任何可疑邮件标记为垃圾邮件。这样,Gmail就能在未来更好地识别和拦截类似邮件。
总而言之,谷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降低了诈骗邮件的威胁,但用户自身的警惕性依然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共同抵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