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調整了其AI應用「通義」的組織架構,將其從阿里雲分拆,併入阿里智能資訊事業群。此舉旨在優化阿里AI To C應用佈局,提升「通義」在消費者市場的競爭力。此舉並非簡單的部門調整,而是阿里在AI策略佈局上的重要一步,反映出其策略重心從基礎研究轉移到應用的趨勢。
近日,《智能湧現》消息,阿里巴巴旗下的人工智慧(AI)應用「通義」已正式從阿里雲分拆,併入阿里智能資訊事業群。這項調整被視為阿里內部優化AI To C(面向消費者)應用佈局的重要一步。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調整涉及「通義」To C方向的產品經理和相關工程團隊,這些團隊將整體轉移至阿里智慧資訊事業群。調整後,「通義」在PC端及App端的團隊與阿里旗下智慧搜尋產品「夸克」平級,而「通義實驗室」則仍保留在阿里雲體系內。
這項舉措反映了阿里在AI應用層面的策略梳理。此前,「通義」大模型家族及其應用均屬於阿里雲體系,其中核心技術由達摩院研發,而達摩院則主要聚焦於基礎科學和尖端技術的創新研究。隨著阿里雲聚焦於To B(面向企業)業務,原有的To C應用程式開發與推廣並不完全契合其商業模式。因此,將「通義」整合至智慧資訊事業群,有助於其更能服務消費者市場。
「通義」是阿里推出的大模型家族,其背後依托達摩院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為阿里的多項AI應用提供支援。然而,To C市場的應用開發與推廣需要更貼近消費者的業務模式,而阿里智慧資訊事業群在使用者營運和市場推廣上更具優勢。透過此次分拆,「通義」可望在阿里內部更有效率地發揮價值,進一步推動AI技術在消費者市場的普及。
業內人士認為,這項調整也反映出阿里在AI領域的策略重心逐步從基礎研究向應用落地轉移,力求透過內部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在競爭激烈的AI市場中搶佔更多先機。
透過此次組織架構調整,阿里巴巴旨在強化「通義」在C端市場的競爭力,並加速AI技術的落地應用。此舉也顯示出阿里對AI領域持續投入的決心,未來「通義」在消費者市場的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