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生成的音樂作品正大量湧入各大音樂平台。 Deezer平台近期披露,每天有超過一萬首AI音樂上傳,佔據其日均新增音樂量的10%。為了應對這一新趨勢,Deezer正積極研發AI音樂檢測工具,以識別和標記這些AI創作的內容,維護平台音樂生態的健康發展,並保護音樂創作者的權益。
據Deezer 平台最新披露,現如今每天有超過10,000首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音樂作品上傳到其平台。作為響應,Deezer 正在開發一套AI 音樂檢測和標記工具,旨在更好地識別這些AI 創作的內容。
Deezer,這家位於巴黎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公司,最近發布了一項正式聲明,透露其AI 音樂檢測工具的最新進展。該工具目前能夠識別通過主流AI 創作工具(如Suno 和Udio)生成的音樂,未來還將具備檢測其他生成模型的能力,只需獲得相關的數據示例。更值得注意的是,Deezer 表示正在研發一種無需特定數據集的AI 生成內容檢測系統,以適應未來不斷湧現的AI 音樂創作工具。
根據Deezer 的描述,當前每天上傳到其平台的AI 音樂作品約佔日均內容交付量的10%。雖然Deezer 的用戶群體相較於Spotify 和Apple Music 較小,但每天依然會有約100,000首新音樂上線。根據Luminate 的統計,2024年,數字音樂服務平台的日均新增錄音達到了99,000首,較2023年下降了4.4%。與此同時,Spotify 在其官網上聲稱擁有超過1億首音樂作品,而Deezer 則自豪地表示其曲庫已超過1.2億首。
然而,Deezer 也注意到,這些AI 生成的音樂作品中,大多數並沒有被用戶播放,這種潮流不僅可能稀釋音樂目錄的質量,還可能引發一些欺詐活動。對此,Deezer 高管Alexis Lanternier 表示,儘管生成性AI 有潛力對音樂創作和消費產生積極影響,但其應用必須謹慎,確保藝術家和詞曲作者的權益和收入得到保護。因此,Deezer 計劃在算法和編輯推薦中排除完全由AI 生成的內容。
展望未來,隨著AI 音樂創作的日益普及,如何有效地將人類創作與AI 作品進行區分,將成為各大流媒體平台必鬚麵對的挑戰。對此,Deezer 的這一舉措可能為業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在保護創作權益與推動技術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焦點。
Deezer 的AI 音樂檢測工具的研發,體現了流媒體平台在應對AI 時代音樂創作新挑戰時的積極探索。 這不僅關乎平台的音樂生態健康,更關乎音樂創作者的權益保障,未來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