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50年的甲殼蟲樂隊憑藉一首AI修復的歌曲《Now and Then》獲得格萊美獎兩項提名,這無疑是音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事件。這不僅展現了AI技術在音樂製作領域的強大潛力,也再次證明了甲殼蟲樂隊經久不衰的魅力和影響力。歌曲的製作過程融合了保羅·麥卡特尼的創意、AI技術的精細處理以及約翰·列儂1978年的珍貴錄音,這使得歌曲本身充滿了傳奇色彩,也引發了人們對AI技術在音樂創作中應用的廣泛討論。
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在今年的格萊美獎中獲得了兩項提名,儘管樂隊已解散50年,這一消息依然讓人驚訝。
他們的歌曲《Now and Then》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了精細加工,並在去年發布。這首歌被提名為“年度唱片” 和“最佳搖滾表演”,將與薇薇安・卡彭特(Sabrina Carpenter)、查佩爾・羅安(Chappell Roan)和碧昂絲(Beyoncé)等知名藝術家一同角逐,格萊美獎的頒獎典禮也因此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儘管甲殼蟲樂隊的成員們已經不再活躍,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決定運用AI 技術製作“最後一首甲殼蟲樂隊的歌曲”。麥卡特尼並不是通過深度偽造技術復活已故的成員約翰・列儂(John Lennon)和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而是對列儂1978年的一段錄音進行了修復,改善了音質。
麥卡特尼受到了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製作的紀錄片《甲殼蟲樂隊:回歸》(The Beatles: Get Back)的啟發。這部2021年發布的紀錄片以1969年錄製的《Let It Be》錄音現場的檔案視頻為基礎。儘管當年的錄音質量不佳,但影片的音頻編輯埃米爾・德拉・雷(Emile de la Rey)使用AI 技術識別了四位成員的聲音,並將其與背景噪音隔離開來。這項技術同樣幫助製作人吉爾斯・馬丁(Giles Martin)為甲殼蟲樂隊1966年的專輯《Revolver》製作了全新的立體聲混音。
AI 音頻編輯技術的運作方式與視頻通話平台(如FaceTime、Google Meet 和Zoom)在通話中去除背景噪音的方式相似。機器學習模型可以針對特定的聲音進行訓練,無論是視頻通話中的人聲,還是錄音室中某種類型的吉他,均能從其他音頻中提取出這些特定的聲音。
在“年度唱片” 提名中,甲殼蟲樂隊是否能夠戰勝比莉・艾利甚(Billie Eilish)和肯德里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等對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Now and Then》在所有提名歌曲中,Spotify 的播放量僅為7800萬,相對較低。
劃重點:
甲殼蟲樂隊的新曲《Now and Then》獲得年度唱片和最佳搖滾表演兩項格萊美提名。
此曲通過AI 技術修復了約翰・列儂1978年的錄音,保羅・麥卡特尼親自參與製作。
儘管播放量相對較低,甲殼蟲樂隊依然在與當代音樂巨星競爭中引發廣泛關注。
總而言之,甲殼蟲樂隊的格萊美提名不僅是對他們音樂成就的肯定,更是對AI技術在音樂領域應用的一次成功探索。未來,AI技術或許將引領音樂創作走向新的篇章。 這支傳奇樂隊的回歸,也為音樂產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