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紐約南區法院就Raw Story Media和AlterNet Media對OpenAI提出的版權侵權訴訟做出了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此案的核心爭議在於OpenAI在訓練其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的過程中是否未經授權使用了原告的新聞文章,以及是否違反了《數字千年版權法案》(DMCA)的相關規定。該判決對人工智能領域以及未來類似版權糾紛的處理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也引發了業界對於AI模型訓練與版權保護之間平衡點的廣泛討論。
Raw Story 和AlterNet 是兩家以左派為主的在線新聞媒體,他們聲稱OpenAI 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他們的網站文章進行ChatGPT 及其他模型的訓練,並且在使用過程中移除了版權管理信息(CMI)。根據《數字千年版權法案》(DMCA)第1202(b) 條款,未經授權去除或更改CMI 的行為被視為版權侵犯。原告認為,OpenAI 在生成的內容中未能保留這些信息,導致其作品受到侵害。
然而,法官Colleen McMahon 認為,原告未能證明Open 的行為給他們造成了具體的實際害,這一要求是依據美國憲法第三條進行訴訟所必需的。法官指出,隨著大型語言模型接口的不斷演變,內容的屬和可追溯性變得更加複雜,生成型AI 不太可能逐字複製原始文章。因此,原告的索賠請求顯得更加牽強。
此外,法官提到,生成型AI 是通過綜合信息生成內容,而非簡單的重複。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他們的具體作品被直接侵犯,造成了可識別的損害。
這一判決在AI 領域引發廣泛關注,因為它揭示了法律在處理生成AI 時所面臨的困難。法院對於DMCA 第1202(b) 條款的適用標準並不一致,有的法院要求證明侵權內容與原作完全一致,而另一些法院則允許更靈活的解釋。
Raw Story 的敗訴不僅對OpenAI 來說是一個勝利,也可能為其他類似案件的處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據。隨著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內容創造者如何確保自己的作品受到保護並獲得合理的補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劃重點:
原告未能證明因OpenAI 的行為造成實際損害,法院裁定駁回訴訟。
法官強調生成型AI 的內容綜合性使得逐字複製的可能性較小。
該判決為未來AI 與版權糾紛的處理提供了法律參考和啟示。
總而言之,此判決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版權保護之間的平衡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未來類似的法律糾紛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案例。 如何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仍需持續探索和完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