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技術工會為爭取更好的薪資待遇和工作條件,近日宣布罷工,這一事件在總統大選前夕引發廣泛關注。罷工的核心訴求是年均2.5%的薪資增長和保障每週兩天在辦公室工作。工會表示,經過多次談判未果後,選擇罷工以爭取自身權益。此舉不僅直接影響了《紐約時報》的日常運營,也引發了關於勞資關係以及人工智能公司介入的社會討論。
紐約時報(NYT)技術工會近日宣布罷工,抗議公司未能滿足其提出的要求,包括年均2.5% 的薪資增加和鞏固每週兩天的辦公室工作要求。工會表示,在多次談判無果後,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通過罷工的方式展示自身的力量。
NYT 的出版商AG・蘇爾茲伯格對罷工表示關切,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兩天,他指出,數以億計的讀者在選舉日及其後需要依賴《紐約時報》的報導,而工會選擇在這一關鍵時刻罷工,顯得十分不妥。
在工會成員的抗議活動中,Perplexity CEO 阿拉溫德・斯里尼瓦斯卻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個頗具爭議的提議,他表示願意提供服務,以幫助NYT 確保在選舉期間的報導正常進行。他的言論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許多人指責他是在充當“替工”,這一行為被普遍視為不道德,可能削弱工人的抗爭能力和談判力量。
斯里尼瓦斯在社交平台上回復甦爾茲伯格,稱Perplexity 隨時可以提供技術支持,以確保在高流量的選舉日能夠維持信息的暢通。然而,這一提議卻被罷工工人認為是對他們工作的直接挑戰,因為他們正是負責這些技術支持工作的員工。
儘管斯里尼瓦斯試圖解釋他的提議並非要用AI 取代人力工作,但這一說法並未平息公眾的反對聲浪。許多人認為,Perplexity 的介入可能會進一步加劇NYT 內部的矛盾,使得工會的立場更加堅固。
此外,Perplexity 和NYT 的關係已經非常緊張,NYT 在上個月向該公司發出了一封停止侵權的信函,指責其未經授權抓取NYT 的文章以供其AI 模型使用。在面對媒體時,斯里尼瓦斯對“剽竊” 一詞未給出明確的解釋,進一步加深了外界對雙方關係的擔憂。
如今,隨著罷工的持續,雙方的矛盾似乎愈發尖銳,未來的發展備受關注。
劃重點:
NYT 技術工人因公司未滿足要求宣布罷工。
Perplexity CEO 提出提供服務引發公眾對其充當“替工” 的批評。
NYT 與Perplexity 關係緊張,因侵權問題互相指責。
此次《紐約時報》罷工事件不僅反映了勞資雙方在薪資和工作條件上的矛盾,也凸顯了人工智能公司介入勞工糾紛的複雜性和倫理問題。事件的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其結果將對媒體行業乃至其他行業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