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正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升級其數字基礎設施,旨在惠及更多未被服務到的社區。 這不僅體現在電子政務的效率提升上,更反映出印度在AI領域投資的迅速增長以及對本土AI技術的重視。通過AI驅動下的電子政務系統,印度政府致力於實現“數字印度”計劃的目標,讓每位公民都能便捷地獲取政府服務,並通過多語言支持消除語言障礙,促進更廣泛的社會參與。
在印度,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改變政府的數字基礎設施,使更多未被服務的社區能夠受益。最近,在孟買舉行的英偉達峰會上,國家信息中心的副主任Sharmishtha Dasgupta 分享了有關AI 如何提升電子政務的最新情況。她提到,現在AI 系統每月可以處理50到70萬條查詢,全天候運作,確保成千上萬的公民能及時得到幫助。
這些查詢涉及到許多內容,比如登記、資格審核、更新信息以及故障排除等。 Dasgupta 強調,這樣高效且可擴展的系統非常契合“數字印度” 計劃的目標,讓每位公民都能輕鬆接觸到政府服務。
不僅如此,AI 還通過雙語支持系統消除了語言障礙,使得與政府項目的互動變得更加簡單。比如,印度鐵路餐飲與旅遊公司(IRCTC)正在利用名為AskDISHA2.0的對話式AI 聊天機器人,幫助用戶通過語音、聊天和點擊操作來輕鬆訂票。
Meta 公司的AI 副總裁Manohar Paluri 也在峰會上提到,印度在AI 技術的接受和應用上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舉了一個教育非營利機構Pratham 的例子,說明AI 如何以更經濟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學習。通過這樣的技術,農民也能在自己的母語中獲得農業和財政支持的信息,過去這些信息對他們來說是難以獲得的。
根據印度政府的數據顯示,印度在AI 領域的支出在2018年增長了109.6%,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約117億美金。而印度本土的AI 模型也在不斷湧現,比如由Sarvam AI 推出的OpenHathi,是印度首個專注於印地語的語言模型,展現出與GPT-3.5相似的性能。
與此同時,UIDAI 的Tanusree Barma 在峰會上提到,他們也在推進AI 的本土化,確保數據安全和自主性。通過不斷發展本土AI 解決方案,印度在逐步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此外,印度正在積極推進BharatGPT 計劃,旨在構建多語種和多模態的基礎AI 模型。這項政府支持的計劃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參與,為未來的數字化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劃重點:
AI 系統每月處理50到70萬條查詢,全天候服務公民。
雙語支持消除語言障礙,政府項目變得更易接觸。
印度AI 支出快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17億美金。
總而言之,印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蓬勃發展,不僅提升了政府服務效率,也為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現了其在全球AI競爭中的積極姿態和巨大潛力。未來,隨著BharatGPT等本土AI項目的推進,印度的數字經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