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因內容剽竊爭議而備受關注。其CEO Aravind Srinivas在TechCrunch Disrupt2024大會上首次公開回應,但對“如何定義剽竊”的關鍵問題避而不談。目前,Perplexity已面臨包括道瓊斯公司、紐約郵報和《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巨頭的起訴,這些媒體指控Perplexity建立了“內容盜竊體系”。 Srinivas則辯稱公司始終註明信息來源,並否認擁有任何內容所有權,並表示正在與多家媒體公司合作進行收益分成。
目前,新聞集團旗下的道瓊斯公司和紐約郵報已對Perplexity提起訴訟,指控其建立了"內容盜竊體系"。與此同時,《紐約時報》本月也向這家初創公司發出了停止侵權通知。面對這些質疑,Srinivas堅稱公司"始終註明信息來源",並未聲稱對任何內容擁有所有權。
"我們只是從網絡上提取內容,以用戶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總結,並提供完整的信息來源——這與記者、學者或學生的工作方式並無二致,"Srinivas解釋道。然而,根據AI剽竊檢測工具Copyleaks最新報告顯示,Perplexity的一篇總結內容中有48%改寫自Forbes的文章,另一篇包含28%的改寫內容和7%的剽竊內容。
Srinivas在採訪中多次提到,Perplexity正在與包括Time、Fortune和德國明鏡周刊在內的多家媒體公司開展收益分成合作。他表示,道瓊斯本可以成為合作夥伴,但卻選擇了升級衝突,並在公開聲明中誤導公眾。
對於用戶使用Perplexity繞過付費牆閱讀文章的質疑,Srinivas予以否認。他強調,大多數用戶使用該平台是為了進行金融研究,而非日常新聞需求。 "用戶來到Perplexity是為了理解新聞對自己的影響,比如某條新聞會如何影響英偉達的股票投資決策。這類問題你無法向TechCrunch提出,但可以問Perplexity。"
據報導,Perplexity正在洽談融資約5 億美元,估值可能達到80 億美元。 Srinivas近期透露,平台週搜索量已達1 億次,並正在快速推出從在線購物工具到體育比分追踪等多項新功能。
在探討未來發展時,Srinivas表示公司堅信"事實應該普遍傳播給每個人",這似乎暗示了Perplexity對內容使用權的立場。然而,如何在保護創作者權益和促進信息傳播之間取得平衡,仍是這家快速成長的AI初創公司面臨的重要挑戰。
Perplexity 的未來發展將取決於如何解決內容剽竊爭議,並找到一個在商業利益和知識產權保護之間取得平衡的方案。這不僅關係到Perplexity自身的命運,也為其他AI 搜索引擎公司提供了借鑒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