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公司最新發布的CEO對人工智能態度調查報告,揭示了企業界對AI技術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的複雜認知。報告調查了全球超過2500位CEO,涵蓋五大洲,數據顯示雖然絕大多數CEO都計劃將AI整合到業務中,但真正做好準備的卻少之又少,這凸顯了企業在AI應用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思科公司近日發布了一項關於CEO 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儘管有97% 的CEO 計劃將AI 整合到他們的業務中,但僅有2% 的CEO 認為自己已經做好了AI 的準備。這項調查涵蓋了來自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和亞太地區超過250家公司的2500多位CEO,年齡均在25歲以上。
圖源備註:圖片由AI生成,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
研究表明,大多數CEO 意識到AI 的整合是業務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他們對這一技術的理解差距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抓住增長機會。超過70% 的CEO 認為,自己對AI 的理解影響了他們在董事會中提出“關鍵問題” 的能力。此外,58% 的CEO 擔心,自己對AI 的理解將在未來五年對公司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在調查中,CEO 們還提到了多個阻礙他們將AI 融入業務的因素,包括基礎設施不足、預算限制、安全隱患和技能缺口等。其中,約28% 的受訪者認為AI 的潛在好處被誇大了。雖然10% 的CEO 表示對AI 沒有任何擔憂,但只有2% 的CEO 認為“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因此感到可以順利整合AI。
思科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產品官Jeetu Patel 在聲明中強調了企業行動的緊迫性,他表示:“最終,只有兩種公司:那些是AI 公司和那些將被視為無關緊要的公司。”
調查顯示,許多CEO 對因基礎設施缺口和新技術投資不足而失去競爭優勢感到擔憂。根據Menlo Ventures 去年的一項報告,企業在AI 方面的支出在2023年實現了六倍增長,從23億美元上升至138億美元。報告還指出,企業已經確定了10種潛在的AI 應用案例,其中24% 正在優先考慮近期實施。
目前,許多組織在其業務中使用生成式AI 來生成代碼、支持聊天機器人、進行企業搜索等。調查還發現,47% 的解決方案是企業內部自行構建的,而53% 則是通過供應商獲得的。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面對AI 時並不是盲目跟風,而是更加關注投資回報率。報告指出,買家更關注能夠提供可衡量價值的工具(佔30%)以及能夠理解其工作獨特背景的解決方案(佔26%),而不是最低價格的選擇(僅佔1%)。
劃重點:
97% 的CEO 計劃引入AI,但僅2% 表示已做好準備。
70% 的CEO 認為對AI 的理解影響其業務發展,58% 擔憂未來增長。
企業更關注AI 投資回報,重視能夠提供可衡量價值的解決方案。
總而言之,思科的這份報告清晰地展現了企業在擁抱AI浪潮時的謹慎與挑戰。 CEO們普遍意識到AI的重要性,但準備不足和對AI的誤解是阻礙其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未來,企業需要加強AI人才培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並更注重AI投資的回報率,才能真正抓住AI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