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DeepSeek等國產AI大模型備受關注。然而,一些商家卻利用公眾對AI的好奇心進行不當牟利,通過販賣免費資源和低價課程獲取暴利。
隨著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的走紅,一批投機者正利用用戶對AI的好奇心謀取暴利。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商家通過販賣免費的DeepSeek安裝包和低價"變現課程",已獲取可觀收益。
在某電商平台上,DeepSeek安裝包售價從9.9元到19.9元不等。其中一家店鋪銷量超20萬份,即使按最低價9.9元計算,收入已超200萬元。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付費內容實際上都是網上可以免費獲取的公開資源。
除了安裝包買賣,知識付費領域也出現類似現象。在"知識星球"平台上,一個名為"用DeepSeek實戰高效賺小錢"的付費社群吸引了超6000名會員,每人支付62元入群費,總收入超36萬元。然而,群內所謂的"賺錢秘籍"往往只是一些基礎操作教程。
更有甚者,一些股票博主聲稱可以利用DeepSeek進行自動化交易分析,吸引不少投資者付費求教。有用戶反映,花99元購買的所謂"變現課程",內容僅限於如何註冊賬號等基礎操作。
業內人士指出:"用DeepSeek確實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真正的技巧需要深入研究,不可能幾十元就能學到。"有評論將當前現像比作19世紀淘金熱,"真正發財的是賣鏟子的人"。
目前,這類低價欺詐行為因金額較小,用戶維權困難,亟待市場監管介入規範。
面對AI熱潮,消費者需保持理性,警惕虛假營銷,選擇正規渠道獲取資源,才能真正受益於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