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部城市Porto Alegre最近因一項完全由ChatGPT起草的法案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該法案由議員Ramiro Rosário提出,他公開承認使用了ChatGPT來起草法案,但並未在提案前告知議會。儘管如此,法案最終成功通過,引發了關於人工智能在立法過程中應用的廣泛討論。
Rosário議員解釋了他為何選擇隱瞞AI參與起草的原因。他擔心,如果議會知道法案是由AI起草的,可能會因此否決提案。他強調,人工智能可以用於善良的用途,並且在此次立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這一做法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市議會主席Sossmeier對此表示擔憂,認為此舉可能設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他擔心,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議員依賴AI來起草法案,而忽視了人工審議和討論的重要性。 Sossmeier呼籲在立法過程中保持透明和責任感,確保每一項法案都經過充分的討論和審查。
與此同時,美國參議員Barry Finegold也對此事發表了看法。他主張,所有由ChatGPT或其他AI生成的工作都應標註水印,以確保公眾能夠清楚識別出AI的參與。 Finegold強調,技術的使用必須負責任且透明,尤其是在涉及公共政策和立法的重要領域。
這一事件不僅引發了關於AI在立法過程中應用的討論,也促使人們思考如何在技術進步的同時,確保公共決策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在立法、政策制定等領域合理使用AI,將成為全球各國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