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挖掘技術,另一方面。又將網路上的海量資訊按各類關鍵字與廣告訴求進行了有效匹配,讓精準行銷的操作上更進一步。此外, web2.0 倡議的相對真實的網路溝通環境,又聚合了更多的用戶有效訊息,發明了更多的網路廣告匹配條件。總之, web2.0 使用者資訊品質、資訊匹配條件,廣告發布平台等方面都促成了精準行銷的崛起。 為企業行銷帶來的最大變革在於資訊管道的無限豐富,Web2.0 時代的行銷要求企業從封閉走向開放。個人化、開放性、互動性的web2.0 網路環境。更多資訊發布方式與回饋的管道早已打破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高牆,企業網路行銷也面臨一場觀念的革新。簡單的總結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
1.企業唱戲;企業自己搭台,1 從媒體搭台。自己唱戲
往往是媒體搭台,激進行銷中。企業唱戲,企業是主角,消費者是觀眾。以往的環境中,媒體就好比40 年代的戲園子,企業想唱戲,老百姓想聽戲,只能找戲園子。那時候,唱什麼,看什麼都得戲園子說了算,老百姓可沒那麼多講頭。鬥轉星移,乾坤逆轉,媒體發達了管道豐富了電視、網路、 DVD 對於企業選擇多了媒體的角色弱化,消費者影響力強化。面對如此多的媒體管道,如此廣泛易變的受眾需求,企業的媒體策略選擇總要有個中心, Web2.0 時代,以企業網站為平台的自媒體力量日漸凸顯。企業將成為舞台的建構者,消費者( 網民) 成為舞台的主角和參與者,內容自主發明,社群自我構建,口碑交遞中將企業的品牌訊息傳達進來。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所能夠做到就是穩定平台的搭建和口碑方向的引導,這對於企業的營銷來說,不只是角色的轉變,也是一次對「 引導者」 技能和策略的挑戰。
2. 消費者參與激進品牌維護、網路品牌構建
品牌是差異化的產品或服務集合」 主要是透過激進媒體的強勢推力,Web1.0 時代。向消費者傳送品牌的訴求和定位,透過媒體單方面的傳達建構差異化品牌形象。Web2.0 時代,品牌不再以企業為中心,品牌形像已經不再那麼容易建立,品牌的特質也愈發不穩定。網路環境下無論是激進品牌的維護或新興網路品牌的構建,都將是企業和消費者相互的過程,不是一方施加給一方的交往、互利互惠基礎上獲得逐步信任並發展起來的。來自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Web2.0 時代的品牌。顧客的體驗和關係化管理決定什麼是品牌。羊羊羊」 惡俗廣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網絡的視頻傳達和各種惡評,完全顛覆了恆源祥在潛在年輕用戶心中的形象。銀子沒少化,卻適得其反。
3. 網路品牌的第一要素不是知名度。
隨著資訊爆炸化和網路管道的碎片化,從「 告知資訊」 資訊發布」 時代到共同參與」 深度溝通」 時代。網路最早的廣告方式也是直接向消費者「 推播」 訊息。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精明,看到一則訊息,第一時間不是去相信而是去求證它網絡傳達中,訊息的可信度比訊息的達率更重要。單向傳送還遠遠不夠,訊息傳送的同時需要考慮到如何藉力於高可信度的平台,如何組織高可信度的文章。
一方面規劃各類激發消費者參與的事件和活動,Web2.0 又為網路廣告增加了社群化和互動化的新要求。可以讓品牌的訊息更深度傳遞給消費者,從而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連結。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長尾理論也延伸到口碑傳達中,每一個個體都是一個言論傳達中心,口碑傳達的掌握和利用更需重視,有口皆碑的信任才是網絡品牌建立的關鍵。
4 複合式行銷向精準行銷的轉型
網路行銷的一大特色便是提供了相對精準的廣告成效量化系統。主要得益於兩方面的改進,相對於傳統媒體。一是用戶細分更精準,二是用戶配對資料更翔實。
對市場的細分是一個靜態、粗略的劃分,保守的客戶細分主要是考慮產業地域、以及人口統計等相對固定的細分規範。而web2.0 讓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根據興趣、喜好、關注點等個人化要素組成了不同的社群和消費圈,按興趣、喜好的市場區隔更接近消費的需求。透過對社區群體的關注,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進入客戶的生活圈、工作圈和消費圈,掌握他生活方式、價值心態以及消費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