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位三國殺新出的武將,據背景介紹稱其為魏國時期的美妝愛好者,女子專用脂粉的專利擁有者——段巧笑。關於這位新英雄在歷史上我們查不到她的歷史原型,但是在三國殺的武將介紹中是這麼說的:三國時代魏國魏文帝時的宮人,甚受到魏文帝的寵愛。傳說她以原有的化妝品中的米粉和胡粉,再加入葵花子汁,發明了女性化妝用的脂粉。但在尋找的資料中確實也沒找到這部分的記載,所以這位在歷史上的真實性極低。
段巧笑的記載幾乎為零,可以說的只剩下她的背景原型,既然官方給的設定是女子脂粉創立者那麼我們就來說說脂粉的歷史。我國的脂粉最早起源有兩個說法,一是說它和香粉一起在古代被統稱為'胭脂'。早在商紂時期就已經出現,原料主要採用的是燕地的一种红藍花葉汁水,所以在那時又被稱為'燕脂'。商紂王尤其喜愛於是將其進一步研發,在本草綱目上有寫過:「燕脂起自紂」。另一種說法就是中國西北匈奴地區有一座焉支山,當地的匈奴貴族婦女都以一種名為'閼氏'也就是胭脂來妝飾,後來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胭脂這種深受女性喜愛的物品也就被派張騁帶回來了。
具體是那種不得而知,但是漢朝時期胭脂確實是爆品,在歷史上漢唐時期的胭脂不僅受女性喜愛男性也對他有所偏好,算是一種貴族的象徵,反正農民百姓是不會摸得。三國時期曹操的繼子何晏就是三國最大的美妝博主,史書也對他的容貌十分吹捧,算是時代認定的美男子。他就是脂粉狂熱愛好者。在這段時間裡對胭脂改進的人肯定不少,需求刺激產品的更新換代很正常,但說段巧笑發明了女性化妝用的脂粉這就有點誇張了,畢竟胭脂發明的時候本來就是給女性用的。無論是商紂還是漢武都要比三國時期要早得多,所以說她發明了女性化妝用的脂粉是有些武斷,還有關於這個傳說的記載我是一點沒找到。
所以大家就當是官方的虛構設定,這位武將的背景設定並不真實,如果說她是魏明帝時期還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我們野心勃勃的曹丕大帝一門心思都在統一上對於這種小事關注度應該也高不了哪裡去。關於段巧笑就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