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明題,三國九大超一流武將:顏良、文醜、許褚、典韋、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虎侯許褚就是最弱的那個人。
看到許褚最弱,我想很多人是充滿疑問的,許褚作為曹操最信任的貼身近衛,能與五虎之一馬超打到不分上下的人物,堂堂虎侯怎麼就成了超一流級別中最弱的存在了?
三國武將的等級劃分,一般以超一流、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劃分,每個等級中還有強中弱的具體劃分,比如徐晃與張郃同為一流武將,但徐晃屬於強一流,而張郃則屬於中一流,被馬超八九回合打敗的於禁,則屬於弱一流,甚至可以劃分到二流武將陣營中去了,同理,在超一流武將中也存在這樣的具體劃分,如題,在超一流武將中許褚就是那個最弱的存在。
許褚
在解釋許褚為什麼是最弱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搞清要搞清以下幾個問題,《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屬於超一流武將,而哪些人不能被稱作超一流武將? 在三國武評圈中,比較公認的超一流武將有以下幾位;首先是劉備集團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接下來是袁紹手下四庭柱之二的顏良和文醜,最後就是曹操集團的許褚和典韋,以上九人是公認的三國超一流級別的存在。
很遺憾,孫權集團沒一個上榜的,畢竟東吳武將的戰鬥力普遍偏低,這是公認的事實。而被稱為三國第一的呂布則不在超一流之列,由於呂布一人有著獨戰關張兩個超一流而不敗的戰績,所以他不屬於任何一個級別,說白了他是《三國演義》中武將戰鬥力的天花板,獨一檔的存在。
三英戰呂布
那麼以上來自不同陣營的九人為什麼能被稱作超一流,想成為超一流武將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以及衍生的另一個問題,超一流之下的一流武將該如何定義?
首先要達到超一流武將的基本要求,是可以打敗一流武將或呈現明顯壓倒性優勢,如關羽退許褚、顏良敗徐晃、馬超敗張郃等等,反之一流武將的定義也是自身能與超一流短時間內進行抗衡,例如強一流的徐晃與許褚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中一流的張郃小宇宙爆發能硬剛張飛三五十回合等等,並且同級別之中的武將武力值都是大體相當的,如同為超一流的張飛、馬超、關羽,一流陣營的徐晃、龐德、夏侯惇等等,他們之間基本都有直接或間接的交手記錄,並且完全符合其身份的等級劃分。
五虎上將
一流武將劃分的困難在於有些一流武將自身的戰鬥力很高,幾乎一腳已經邁進超一流的門檻,特別是其交手對像多為超一流,所以很多人也會將其排進超一流之列,這是比較不好區分的一點,例如徐晃五十回合平許褚,龐德上百回合平關羽。
龐德的定位應該屬於強一流行列,他與關羽的戰績並不能讓他邁進超一流的大門,因為當時的關羽已步入老年,戰鬥力衰減甚至已經到了不如關平的地步,所以就當時關羽自身而言,他已經不具備超一流武將的水平,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年的關羽進入強一流的行列還是可以的,結論很明顯,龐德只是在和一個強一流的關羽打的不分上下,所以他自然進不了超一流的行列,試想如果碰上壯年的關羽,龐德還有活的希望嗎?
徐晃與許褚的不分勝負比較讓人頭疼,給人感覺把徐晃劃進超一流行列是可行的,但想了想他二十回合被顏良速敗的樣子還是算了吧,徐晃的主要問題在於許褚五十回合為何勝不了他?五十回合看起來確實有點多,不過連張郃都能和張飛三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徐晃五十回合好像也沒那麼離譜了。
徐晃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操即鳴金收軍,召謀士議曰:“楊奉、韓暹誠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將也。吾不忍以力並之,當以計招之。”
許褚戰徐晃這裡值得細說一下,很明顯曹操是在見識到徐晃能與許褚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情況之後才起了愛才之心,所以在二人戰鬥過程並不存在放水一說,這顯然比較合常理,畢竟曹操招納人才,看的是能力而不是顏值,所以許褚徐晃二十是真刀真槍的打了五十回合。
從曹操口中的「吾不忍以力並之」的話中我們隱約能推斷出當時的戰鬥場面或許是許褚佔了上風,也就是說再打下去徐晃就會輸,但因為曹操愛才這才有了後面滿寵招降一事,畢竟對於一個武將來說被人打敗是一件很恥辱的事,特別是在將來新老闆的面前,而曹操必然是深知這一點的。
許褚
許褚進入超一流級別是因為有與馬超的大戰的交手記錄,雖然全程吃力,但依舊能抗衡幾百回合,反觀徐晃則沒有這樣耀眼的交手紀錄,一流武將與超一流激戰幾十回合屬於正常現象,所以徐晃與許褚的五十回合不足以讓他邁入超一流的行列,再加上他被顏良二十回合的速敗,以及和許褚聯手任被關羽擊退,或者可以說是不佔優勢,同樣以二對一徐晃面對趙雲、張飛、文醜無一例外全都處於劣勢…
除了這些有直面對比的武將比較容易區分,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武將也需要仔細甄別,比如有些名聲在外人氣高,但自身實力尚不達標,等級劃分全靠粉絲的一腔熱血,代表人物太史慈、文鴯。
太史慈號稱東吳第一猛將,老實說這個第一的名頭還是實至名歸的,開篇已經說過東吳武將的戰鬥力普遍偏低,太史慈就如同雞窩裡的王者,雖是王者但可惜終究還是隻雞,成不了孔雀也比不了鳳凰,儘管太史慈人物自身有著一股吸引人特殊魅力,但依舊改變不了自身實力與超一流的差距,等級劃分參考張遼孫策可劃入中一流中或強一流的陣容。
文鴯
與太史慈同樣自身散發魅力的還有後期登場的文鴯,年輕長得帥,敢想敢幹,單人匹馬反复衝殺敵陣,整個一趙雲的翻版,人物形象樹立的相當討喜。
但仔細分析會發現文鈀實力真的很一般,甚至連一流武將的陣容都到不了,畢竟三國後期文鴯出現的時候,超一流武將早已隕落殆盡,就連一流武將都是屈指可數,所以這就和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呼大王的道理一樣,文鴯只是一隻比較特別的猴子,或許他是比較強的那一隻,但他的強只能體現在山中無老虎的時候,而三國前期乃至中期可謂是虎嘯山林群狼亂吼,可以想像,如果把文鴯放在前期那種虎狼成群的環境下,他這隻猴子還能蹦躂幾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疑似有超一流的實力,但因為不是重要人物,人物刻畫和戲份相對少,故而都不在評測範圍,代表人物有黃忠拿不下的李嚴,張飛搞不定的張任等等。
張飛
在大體搞清三國演義中那些一流和超一流的武將等級劃分之後,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在九位超一流武將中堂堂虎侯許褚是最弱的那一個?
首先比較袁紹手下四位最靚的仔,「河北四庭柱」之顏良文醜。
首先說顏良,在白馬之戰初次對決中,顏良先是三合砍了宋憲,接著又一合劈魏續,不過這都是開胃小菜,宋憲、魏續二人雖與張遼、臧霸同為呂布手下「八健將」組合成員,但相較之下確實水的不行,顏良秒了他們並不能顯示出水平高低,接下來才是重頭好戲。
徐晃
僅僅二十回合徐晃就被顏良給敗了,徐晃的戰鬥力當時在曹操的陣營起碼是前三,從「諸將栗然」可以看出當時曹操的陣營沒人敢上,這裡的「諸將」自然也包括在場的許褚,當然也有人說當時許褚可能不在場,但無論許褚在不在都改變不了結果,畢竟徐晃可是能與許褚硬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人,結果現在二十回合就被對面的人給揍了回來,所以即使許褚在場結果也還是一樣,曹操除了退兵搬關羽別無他法,所以結論很明顯,顏良是明顯強於許褚的。
說完顏良再來說說文醜,文醜與許褚沒有直接交手記錄,只能透過其它武將交手記錄間接對比,在顏良被秒之後文醜閃亮登場,而且文醜這次是以一敵二。
顏良文醜
這戰張遼加徐晃組合面對文醜可謂完敗!
先說徐晃,上次可能被顏良揍的很沒面子,這次碰上文醜本想拉上張遼一起在曹老闆面前表現表現,結果張遼這貨兩箭就被對面給乾趴了,於是本來二打一的優勢瞬間變成了單挑。
咋辦?
掄起斧頭幹吧,結果打著打著“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觀點認為徐晃跑路是因為“文醜後面軍馬齊到”,徐晃怕寡不敵眾才選擇撤退,並不能說明徐晃單打打不過文醜,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徐晃就是因為感覺自己單挑不過才選擇撤退的,那麼為什麼在張遼趴地吃灰,文醜兵馬沒到的時候,徐晃敢和文醜單挑對練,而徐晃的撤退真的是怕文醜後到的兵馬擔心自己寡不敵眾嗎?
徐晃
要搞清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張徐二將出戰前,文醜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處境?
當時的文醜由於手下整體軍事素質不高,忙著搶糧草馬匹,場面亂作一團,被曹操軍隊了來個包餃子,此時文醜處境是“曹兵圍裹將來,文醜挺身獨戰。”文醜先鋒部隊亂作一團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只能自己單槍匹馬的戰鬥,氣的文醜牙根癢癢只得撤退,所以在文醜單槍匹馬外面又層層被曹軍包圍的情況下,此時徐晃才敢兩眼放光的拉著張遼去乾架。
注意,即便在己方有利的情況下徐晃依然要帶著張遼,足以說明當時名聲在外的文醜實力不可小覷。
接下來即使張遼吃灰了徐晃依然敢迎戰,為什麼?
張遼
單挑不過還可以群毆啊,反正你丫的被包圍了,還怕你飛了不成,徐晃是這麼想的,結果在看到文醜的後續的大隊人馬後他立刻改了注意,兵力優勢沒了,這下真要實打實的單挑了!
那麼,單挑可行嗎?
徐晃想起不久前被顏良暴打的場景,在加上剛剛在和文醜交手的短暫回合中,自己已經明顯感覺到對方恐怖的實力,得!再打下去鐵定還要丟一次人,想到這裡徐晃看了看遠處曹操那滿懷期待的眼神,只見他臉一紅牙一咬……
看毛看,再看哥也要撤了!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文醜在被曹軍包圍的情況下,面對徐晃張遼的聯手,此時準備撤退的文醜表現是:
「文醜回頭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 ”
文醜
從停馬回頭、按槍、拈弓、搭箭、一箭中盔纓,二箭中馬面,顯然在旁人看來此時處於極度劣勢的文醜,對於這種場面卻表現的卻毫不為意,一切顯得那麼從容淡定,而與之泰然自若相匹配的必定是自身強大的實力以及豐富的戰場廝殺的經驗。 所以綜上所述文醜有著敢以一人之力對抗兩名強一流武將的實力,並且明顯佔據上風,這種實力在三國中絕對是穩穩的超一流,並且此戰表現明顯要強過許褚。
文醜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從原文可以看出,徐晃很顯然是剛開打沒幾下就看到遠處的文醜兵馬,徐晃從短暫的交手中就已經得知自己不是文醜的對手,毫不拖泥帶水的扭頭就跑,面對第二次在曹老闆面前丟臉,徐晃還依然這麼果決,所以二人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不是許褚那種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所能比擬的。
文醜
所以綜上所述,文醜強於許褚
另外加上文醜第一次出場,先是不到十合打敗公孫瓚,接著更是單人匹馬直接衝擊公孫瓚的中軍大陣,往來衝突,之後獨自迎戰公孫瓚手下四健將,在四打一的情況下文醜刺死一將後嚇的其餘三將逃走,接著馬不停蹄的迎戰趙雲,兩人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而穰山之戰時許褚聯合李典、於禁在三將合圍的情況下都沒能拿下甚至是留住趙雲…
說完河北最靚的兩個仔,再來來說三國第一男子天團-蜀漢五虎上將。
首先是五虎之首的關羽,不同於上面的二位,關羽與許褚是有過直接的交手記錄的,背景是在曹操討伐下邳城的過程中,為了方便理解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下邳之戰的前因後果。
關羽
話說自青梅煮酒之後,劉備覺得繼續在曹操的老窩呆著遲早要沒命,於是乎以痛打落水狗袁術為理由藉機脫離曹操。袁術本打算投奔袁紹而徐州又是必經之路,於是劉備率軍前往徐州攔截袁術,在成功擊潰袁術之後劉備不但沒有回都復命,反而把徐州刺史車冑給弄死了,自己佔了徐州城,曹操見此頓時火冒三丈,決定親自出手進軍徐州收拾劉備。在擊敗劉備與張飛佔領徐州與小沛後,就剩下一個關羽駐守的下邳。
曹操向來喜愛關羽想以武力招降,於是程昱獻計先以降兵混入城中,再誘使關羽出城戰鬥,之後絕其歸路,最後城中內應大開城門則下邳唾手可得,加上劉備的兩個老婆都在下邳城中,而關羽為人向來忠義,如此再以故交張遼作為說客關羽必然會降。
關羽
事情結果大家都知道,程昱計謀成功了,下邳失守了關羽降曹了,整個計劃的關鍵之處在於引誘關羽出城應戰不難,難的是如何攔住關羽以阻止其回城,誰有這個能力能扛住關羽的進攻,曹操對此的安排是許褚與徐晃聯手。
先是夏侯惇引軍來戰,關羽不應,於是城下人員開啟罵髒話模式,關羽一聽迫不及待的抄起傢伙出城迎戰並且一口氣追了夏侯惇二十里地,等到追完二十里地後關羽冷靜下來,覺得後方危險於是急忙回城,此時:
之後關羽面對諸將圍堵,無奈之下只得引兵於土山,面對突圍無望而下邳又失守的情況下,在張遼的勸解之後關羽只得約法三章後歸順了曹操,自此,下邳之戰徹底結束。
關羽
許褚與徐晃這兩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曹營武將戰力的頂峰,由此也可見關羽的實力之強。
那麼從「關公奮力殺退二人」來看,是不是能說明關羽武力高於徐晃與許褚的聯手,更能直接說明關羽高於許褚呢?
首先關羽的確是高於許褚的,這點毋庸置疑,但關羽打退徐晃與許褚的聯手並不能直接說明關羽高過他二人。
曹操的意願很明顯是要招降關羽,即要招降就肯定不能下死手,這是整個下邳之戰的第一個前提條件。
因此,即使是關羽與夏侯惇之間的戰鬥回合數,都不能作為判斷武力值高低的參考,也就是說徐晃與許褚兩人的戰鬥模式是阻擋糾纏關羽,並且不能傷害關羽,所以這就很大程度上製約了二人的發揮。
許褚
即便如此,在二打一的情況下結果很明顯,許褚與徐晃並沒有阻擋關羽的進攻,雖然這也沒有影響整體計畫的成功實施。但是,此戰從側面也可以反應出許褚與徐晃的聯手並沒有對關羽形成等級上的壓制,即一名超一流加一名一流頂級武將在不傷害關羽性命的情況下並不能對其進行成功的限制封鎖。
因此可以大概推斷,如果許褚與徐晃聯手真刀真槍的與無後顧之憂的關羽死戰,很可能在一定回合數內是一個打平的狀態,因為關羽當時的戰鬥目的是急於回城,所以他在乎的是一旦擊退二人的進攻,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脫身,而不是以正常的戰鬥意識去持續對許、徐二人實施武力壓制,所以“關公奮力殺退二人”這裡的「奮力」其實有一半都用在了脫身上,也就是說許褚與徐晃沒有用盡全力,關羽同樣也沒有用盡全力!
關羽
因此如果許褚與徐晃放開了與沒有後顧之憂的關羽對戰的話,雙方很大程度上會在一百回合內是一個平手的狀態,至於結果則見仁見智吧,這裡不做過多評述,
有了上面作為參考,試想如果換成許褚與關羽單挑,雙方不留餘力廝殺,顯然許褚絕對不是關羽的對手。
要知道當時的關羽尚且沒有開啟巔峰時代,且此時的他並沒有赤兔馬作為加持,即便如此,下邳之戰程昱獻計之時曾說:「雲長有萬人之敵,非智謀不能取之。
說白了當時曹營諸將沒人單挑能打得過關羽,這應該是當時曹營人的共識,如果許褚能持平關羽完全可以許褚獨自一人去拖住關羽即可,相反,最後只能用以二打一和三打一這種辦法來攔截關羽。
徐晃
同樣是程昱,白馬之戰時面對顏良斬宋憲剁魏續,二十回合敗徐晃,弄的曹操手下“諸將栗然”,這諸將中先不說許褚在不在場,起碼在程昱和曹操眼中曹營中除了關羽沒人是顏良的對手,否則即便許褚不在場,因為但凡他有那個實力,曹操回去請的就是許褚而不是關羽了,很大可能上「諸將栗然」的陣營中就有許褚。
所以,綜上所述,關羽在個人武力值上是明顯強於許褚的。
接下來說說張飛張三爺,張飛對許褚的情況比較簡單,因為張飛與許褚的交手記錄很多,而且每次都佔上風,無論是毛版、羅版還是黃版《三國演義》中都是如此,直到兩人最後一次交手,許褚更是被張飛一矛刺中自此退出三國前台,所以張飛完全可以稱作為許褚的本命剋星。
張飛
雖然許褚面對張飛次次都慫,但他的巔峰之戰與西涼錦馬超卻打的相當精彩。
不過精彩歸精彩,歸根究底許褚在與馬超的戰鬥還是處於下風的,這就和徐晃的與許褚戰鬥中的情況類似。
縱觀許褚的整場戰鬥過程下來,他都是在以燃燒小宇宙般的狀態超常發揮,但遺憾的是無論是“棄刀挾槍”還是“操恐褚有失”,再到最後的“臂中兩箭”,許褚與馬超相鬥都是處於劣勢的。
而馬超的整個戰鬥過程相對更加輕鬆,在此戰之後馬超還能「引數百騎,直臨寨前,往來如飛」 ,而彼時的許褚早已因為這場惡戰躺在曹營不再露面,即便曹操在外氣的乾瞪眼。
馬超
基於以上可以得出結論,馬超是略強於小宇宙爆發狀態下許褚的。
說完馬超再來說說趙雲,同前面三虎一樣,趙雲也有過和許褚直接交手的記錄,而且是兩次交手,都發生在趙雲代表性戰鬥之一的穰山之戰中。
話說袁紹在經歷與曹操的倉亭大敗後狼狽不堪的撤回了冀州,而在汝南的劉備想趁機偷襲曹操的根據地許昌,在劉備軍馬剛行至穰山地界時,與聞訊而來的曹操部隊遭遇上了,穰山之戰自此開始。
(劉備)遂於馬上朗誦衣帶詔,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二人的初交手,戰鬥過程很是簡短,沒打出個所以然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基本啥問題都說明不了。
趙雲
之後憑藉著關羽張飛的聯合進攻,打遠道而來的曹操一眾吃了敗陣,為人多謀的曹操一看關羽張飛加趙雲個個都是硬骨頭,於是開始用計一個個給他們支開。他先是派人劫持劉備的運糧部隊,劉備急忙拍張飛前去救援,同時曹操又派夏侯惇前去進攻汝南,劉備又連忙指派關羽前去解圍,如此一來身邊只剩下趙雲一人,而且關張二人出發時都帶走一些兵馬,本來兵力就不多的劉備一下變得兵少將寡。
在聞聽關羽張飛都被圍困時,劉備明白自己此時已經不是曹操的對手,在夜色的掩護下劉備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不想曹操早已派大隊人馬在山間恭候多時,擔任高級保鏢的趙雲此時第二次的與許褚交上了手。
「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後隨。正戰間。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於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
趙雲
這裡的戰鬥沒有具體回合數,但因為二人之前有過一次交手,彼此心裡都將對方的實力都摸了個七大八,所以許褚一上來就是“力戰”,再然後就是許褚、於禁加李典對趙雲開啟三將合圍的群毆模式。 即便如此,最終面對三將合圍趙雲還是毫髮無損的脫身,這就和徐晃許褚聯手留不住關羽是一個道理,由此可見趙雲的武力值也是明顯高於許褚的。
不但如此,脫身後馬不停蹄的趙雲還能孤身衝陣,殺散眾軍,槍挑高覽,三十回合擊敗張郃…
而且人家是從夜晚一直打到天明一刻都沒停過,就這武力,就這體力,就這精氣神,還真不是和馬超打完一架就直接進療養院的許褚能夠比得了的。
說完直接的再來說說間接的對比,許褚曾與徐晃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可以說明許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能對徐晃形成有效壓制,如果要分勝負起碼要到一百回合左右。
以文醜明顯高於徐晃為列,趙雲第一次出場時就能「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的表現來看,趙雲明顯是能輕易的壓制徐晃的。
趙雲
而趙雲直接與徐晃的交手記錄更能直接說明問題。
赤壁之戰後,趙雲在烏林小路阻擊曹操,彼時曹操派徐晃與張郃迎戰趙雲,或許這次以二打一是有赤壁大敗人困馬乏的因素在裡面,當時徐張二人有沒有被打怕不知道,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次的交手,到了漢水之戰時,還是徐晃加張郃的組合,楞是被趙雲耍的那一套槍法嚇得直接不敢應戰……就問你找誰說理去。
「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所以,相較於與許褚與徐晃的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趙雲基本能對徐晃形成碾壓,高於許褚更是理所當然的事。
趙雲
說完了關張馬趙,五虎上將只剩黃忠一人,黃忠比較特殊,因為他是五虎中唯一沒有與許褚直接交手的存在,即便如此想要對比依舊不是難事。
黃忠想要對比許褚,關羽是最關鍵的人選,黃忠的成名之戰是長沙城下與關羽的那一番較量,當時巔峰狀態的關羽對上年近六旬的老黃忠結果是「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老將黃忠,名不虛傳:鬥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 」
另外,黃忠的馬前失蹄純屬意外,與關羽的能力沒有直接關係,而黃忠所射纓盔上的那一箭就絕對是關羽技不如人了,再者,關羽即使真對黃忠於出拖刀計,估計也很難成功,因為大家同樣都是耍大刀的,而且黃忠耍的時間很可能比關羽還長,並且刀法並不弱於關羽,可以說都是深悟此道的行家,所以,關羽對黃忠使用拖刀計真的是有點多此一舉了。
黃忠
綜合,巔峰的關羽等於甚至略弱於黃忠,畢竟關羽箭防太弱,而黃忠又有百發百中的神射之功。
由此對比出現,土山之戰時許褚與徐晃這倆曹營頂尖戰力聯手都沒能留住關羽,如果一對一單挑,二人沒有一個人是關羽的對手,這點前面已經說明,更重要的一點是當時的關羽還沒有騎上赤兔馬,而到了長沙之戰時,關羽即使騎上了赤兔馬,並且經過數年的戰場洗禮,經驗和能力都達到了頂峰,卻依然拿黃忠不下,試想當時六十歲的黃忠實力該強悍到何種地步,關羽尚且如此,可以說許褚對上黃忠會毫無懸念的敗下陣來。
在評估黃忠的武力時,年齡問題總是繞不過去的坎,而恰恰對比對象許褚又是個「雙手掣二牛尾,倒行百餘步」的猛男,這是許褚對比黃忠時的一大優勢,但透過長沙之戰可以看出,許褚力大對黃忠年老這一優勢並不明顯,黃忠在體力方面明顯沒有受到年齡的影響,關羽眾所周知是個力量型武將,前期爆發了極其兇猛,六十歲的黃忠足能撐過一百回合,絲毫破綻沒有露出,足見黃忠的身體素質的強悍。
黃忠
長沙之戰時,六十歲的黃忠力能開二石之弓,當時時間為建安十四年,但等到了黃忠人生最高光的時刻漢中之戰結束時,時間已經到了建安二十四年,距離長沙之戰已經過了十年,而當時年紀七旬的黃忠身體素質不降反升,六十多歲能開二石之弓的他七十多歲時竟然能開到三石之弓!
就問你服不服,怕不怕!
「某雖老,兩臂尚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豈不足敵張郃匹夫耶!」孔明曰:「將軍年近七十,如何不老?」忠趨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輪動如飛;壁上硬弓,連拉折兩張。
直到夷陵戰役打響時,七十五歲的黃忠體力才有所下降,又回到了六十歲時的身體狀況,但依舊是極其強悍的存在,面對黃忠這種變態的身體素質就問你找誰說理去。
黃忠
除了黃忠極其強悍的身體素質與不下於關羽的慣熟刀法,他的一手百發百中的箭法更是許褚不可小覷的存在,反觀許褚在這方面就明顯弱於黃忠,當曹營一眾武將都在銅雀台展示自己精妙絕倫的箭法以贏取曹操所賞錦袍時,唯獨許褚直接是直接上手和勝利者徐晃爭搶:
「晃曰:「袍已在此,汝何敢強奪! 「褚更不回答,竟飛馬來奪袍。兩馬相近,徐晃便把弓打許褚。螢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離鞍鞒…徐晃睜眉怒目,許褚切齒咬牙,各有相鬥之意。
一來許褚可能是對當年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事耿耿於懷,二來此行為也符合許褚虎頭虎腦的人設,但不管怎麼說,在一眾武將都展示箭術區分高下的時候,許褚直接上手只能說明他的箭法真的上不得檯面,或者他根本就不擅長射箭,對比同樣是近身宿衛,趙雲就比許褚強太多。
許褚
說完黃忠,最後再來說說典韋,典韋和許褚對比比較簡單,二人職位都是曹操的近衛,戰鬥風格都是以一身腱子肉為主,武技為輔,雙方實力從許褚一出場就已經確定,基本上都在伯仲之間: 」韋大怒,挺雙戟向前來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
但由於典韋出賽早過世也早,戲份相對較少,故歸入李嚴之流,不做具體分析,當然主要也沒什麼好細說的…
綜上,在劃去呂布之後,三國演義中九大超一流武將中,除去去世較早戲份不多的典韋,其餘顏良、文醜、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的武力皆在許褚之上。
回頭再看許褚與馬超的高光之戰中,從「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可以明顯看出曹操已經看出許褚處於劣勢,兩面夾攻說白了就是在搶人而已,許褚的高光之戰劣勢可謂比比皆是,隨後的「臂中兩箭」黃忠更是對此笑而不語…
因此,許褚只是勉強進入超一流武將行列,說是最弱並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