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質感最深刻的理解,那就是:最大程度地挖掘原圖細節。
質感表現小技巧:應用影像
在影像-應用影像中,改變通道、混合和不透明度,會得到許多意外的效果!
實用性很高,基本上可以一步做出「巧克力膚色」或「低飽和質感膚色」的主要效果。
建議用法:對於人物照片,用「正片疊底」。一般藍通道用得比較多,效果比較新奇。
圖片打開,順便提一下摳圖,為了初學者方便,會摳的請自行繞過。這種背景顏色單一的圖最好用的應該是抽出,選擇「強制前景」然後用吸管選取頭髮邊緣的顏色,得到結果後,用歷史紀錄畫筆把頭髮以外的人物部分塗出來,如果覺得頭髮細節薄弱的話就複製一層。在用歷史紀錄畫筆的時候最好在抽出後的圖層下方墊一層藍色以免漏塗,因為人的自然膚色沒有藍色,比較明顯。
應用影像,設定如圖
效果
接下來處理皮膚,我筆記本裡的PS軟體是迷你版CS2,不支援外掛濾鏡,所以我也不用任何外掛。我覺得這樣也挺好,軟體本身已經很強大了,要你去挖掘它的潛力。
磨皮對於這種已經很不錯的圖,我一般用的是濾鏡-雜色-降噪(有的版本叫做減少雜色)。選“高級”-“通道”,然後把三個通道的力度都設為最高值,至於“保持細節”,紅通道為60,藍綠通道自行調節,我一般用的參數是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