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邏觀點】對羽翼未豐的噹噹來說,最明智的決定不是砍掉搜尋廣告,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搜尋廣告,提升轉換率,透過對用戶體驗的改善,將搜尋流量帶來的訪客沉澱下來。這也應該是包括卓越、當當、京東等電商類企業的選擇。
最近,當網CEO李國慶爆出猛料:從2011年4月1日起,噹噹網將全面停止百度廣告和搜尋引擎投放。聽聞消息,我為李國慶捏了一把汗——百度一直是噹噹最重要的推廣渠道、最大的流量來源,“斷奶”真的如此灑脫?
根據Alexa網站流量統計平台的數據,當來自搜尋引擎的流量佔比大概是13%,幾乎和國內最大的內容網站新浪的比例一樣。而從訪客的軌跡來看,訪問當下後,分別約有18%和17%的人造訪的是百度。也就是說,當流量對百度的依賴性極強。實際上,國內只有淘寶一個平台的依賴度較低,但是即便如此,來自搜尋的流量依然佔淘寶流量的6%.
可以肯定,網友覆蓋幾乎為100%的搜尋引擎依然是電子商務的最大入口。淘寶之所以屏蔽百度,其根本並不是百度無法給淘寶帶去流量,而是阿里巴巴出於和百度兩家公司競爭的考慮,並且淘寶一直在瘋狂尋找流量來源,以補給“斷奶”後的流量真空,以至於馬雲連當年「不與週鴻禕有關的公司發生業務往來」 的誓言也拋諸腦後,開始從360購買流量。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4月1日之後,當當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來自百度精準的關鍵字的流量會驟降。從當財報來看,2010年第四季其行銷支出為2,120萬元,也就是說一年大概接近1億。其中到底投了多少到百度,外界並不清楚,但以李國慶的原話,大概為「幾千萬」。
其次,少了噹噹這個競爭者,對卓越、京東甚至包括攜程等在內的諸多電子商務企業來說,無疑多了一個機會,不僅將大大節省推廣費用,獲得更多用戶流量,由此營銷回報率大增。這樣一來,噹噹很大程度上有被甩在後面的可能,同時被同行擠兌市場份額。多年來,佔據搜尋行銷流量通道,其實既是一種自我推廣策略,同時也是對競爭對手的遏制策略。現在噹噹要主動放棄這項戰略要地,實在遺憾。
我猜測,和當年的淘寶一樣,當當一定會啟用新的流量導入方案,例如將費用投放到其他流量來源。但新的流量體系一旦得不到高轉換率,噹噹將面臨騎虎難下的尷尬。而環顧目前的流量管道,電子商務的興旺,讓它的流量價格普遍水漲船高,相較之下,百度無疑是最穩定、最有保障的一家。不具備淘寶一般壟斷優勢的當當,要效法淘寶,變數頗多。
噹噹的財報顯示,2010年第四季這家公司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了33.2%.砍掉百度的推廣預算,噹噹或許在短期內能提升利潤率,這也是促使噹噹做出決定的主要原因,但當當必須面臨嚴峻考驗。
實際上,對羽翼未豐的噹噹來說,最明智的決定不是砍掉搜尋廣告,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搜尋廣告,提升轉換率,透過對使用者體驗的改善,將搜尋流量帶來的訪客沉澱下來。這也應該是包括卓越、當當、京東等電商類企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