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同事聊天的時候聽說了一個故事:一個人的爺爺七十歲高壽的時候,他買了台ipad給爺爺。但同事們都笑他,因為像這高科技的東西爺爺怎麼會接受、接受了又知道怎麼用嗎。但沒想到的是爺爺卻說:「這是我很久之前就想買的了。」說完就開始拿起智慧型手機玩起了遊戲。
這是怎麼樣的現象呢?為什麼像iPad這樣高科技的東西會在各個年齡層被廣泛的接受呢?在我們的傳統印像中,那些高科技的東西都是年輕人的玩意,也只有年輕人才能這麼快的接受新事物。現在無論老人小孩都會用像iPad的“高科技”,而且它的基本操作都很少需要看說明書。
導致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究竟是人們接受電子產品的能力提高了呢?還是現在的電子產品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呢?
這不禁讓我思考,是怎樣的設計讓生活變得如此簡單,怎麼能讓設計成為「使用者的本能」?
首先應該是理解你的用戶群
我們要把自己當作是用戶,用戶是挑剔的:我們想要的操作是簡單的、快速的、易於操作的、能少鍵入就少輸入的、能少點擊就少點擊的、能少思考就少思考的。而我們的產品則要做到體貼、溫暖、包容、有安全感、容易理解溝通。這樣才能更容易被使用者所接受,利於產品的下一步推廣。
其次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引導使用者的行為流
一方面我們要充分了解使用者可能的點擊流程,要能夠做到讓使用者的每一次點擊甚至於下一步的操作都能隨心所欲;而另一方面產品也要做到好理解,要有好的資訊架構。而對於整個操作的完成,我們也需要有引導說明,這樣使用者才會知道自己在整個操作中已經完成到哪裡,還剩下哪些操作沒有做。除此之外,還要做到能夠方便使用者的返回、後退等操作。
最後我們的設計應該要做到容易被理解
而產品操作易被理解,不僅包含文字說明、視訊操作,整個互動操作也要做到透明,在操作的前、中、後三個步驟我們要做到:
操作前,結果可預知。
操作時,操作有回饋。
操作後,操作可撤銷。
當然,我們的互動操作還是需要靠更外層視覺元素的支持,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使用者的生活。
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人與產品之間也需要交流。而互動設計便是人機交流的關鍵。為了這個目標我們要做出不懈的努力──讓生活變得更簡單。本文由左旋肉鹼哪個牌子好http://www.woodsin.com/原創,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保留此鏈接,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