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海市東方醫院正式發佈人工智慧醫學大模型“med-go”,其能夠有效輔助醫生分析複雜疑難和罕見病例,提供精準且透明的臨床診療建議,賦能人工智慧與醫療深度融合。
基層醫師的“隨身主任醫師”
目前,「med-go」已經安裝在東方醫院醫生工作站中,接入了醫院的his系統;此外,東方醫院醫聯體內的15家浦東新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都安裝了“med-go”,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院及其下屬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山西省忻州市人民醫院及其下屬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也安裝了「med-go」。醫生填寫病患的主訴、現病史、身體檢查等後,「med-go」就能給予診斷、鑑別診斷和下一步處理的輔助建議,不僅提高了診療品質和效率,還減少了漏診誤診的發生,在疑難罕見病例中表現尤為突出。
「med-go」是由東方醫院專家團隊和中科院軟體所共同成立的生物醫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發的。在11月11日的發布會上,「med-go」創始人,東方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海濤現場演示了一個病例:這是北京某著名三甲醫院兒科的真實案例,患兒兩次住院,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才做出正確的診斷,為一種十分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張海濤將患兒病歷輸入“med-go”,幾分鐘就給出了專家們用了一年才做出的診斷;將同樣的病歷輸入美國最好的大模型,得出的結論雖然包括正確的診斷,但多了幾個選擇。張海濤說:“這一堆病歷給一個現實中的主任醫師,僅僅是看完就需要一個多小時!”
隨著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加深,醫學學科越分越細,即使同樣是乳癌也要分成不同的類型,一個主任醫師很難掌握各個細分亞專科的知識。但是,對於電腦而言就不成問題,一個「med-go」就是個「全能」的醫生,一個病人的症狀,「med-go」可以從內外婦兒全方位「思考」、做出判斷,給醫生提供輔助。
「med-go」吃進了6000多本教材
「med-go」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餵它的「料」不但足,而且緊跟國際、國內權威教材。張海濤說:「目前,它已經達到以200億高品質醫學資料為基礎。我們用了6000多本教材來訓練它,其中一些國際權威教材還沒有中文版本,我們幾個學會、60多名專家硬是一頁一頁翻譯,把一萬多頁的新書翻了出來,餵給了它。可能性很大。
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是人的能動性,怎麼樣讓電腦學會像主任醫師一樣思考醫學問題?這就需要把醫學知識解構成電腦能懂、能用的語言。例如,一種藥,在「med-go」裡面可以有202個維度,關係到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病人年齡、病人生活的環境等等,沒有哪個醫生能夠從202個維度來周密思考用一種藥,而電腦能,而且計算機只能用202個維度去思考。
張海濤表示:「精準高效的可解釋性醫學回應內容,是醫學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賦能醫學提高臨床應用的重中之重。」「med-go」能夠有效輔助醫師分析複雜困難和罕見病例,提供精準且透明的臨床診療建議。
“med-go”助力“醫教研管”
在東方醫院的教學查房中,帶教老師許淑敏教授正在為一群實習醫生講解病例。除了給學生詳細分析了病例的診斷思路、鑑別診斷和治療方案之外,她還示範瞭如何使用「med-go」進行輔助學習——個性化的知識點講解、病例分析和文獻解讀,幫助醫學生和住院醫師更有效率地掌握專業知識,系統也支持制定教學計畫和評估方案,使教學過程更加標準化和智慧化。
在科學研究領域,「med-go」也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心外icu的劉曉彬博士正在設計一項關於sglt2抑制劑在心臟衰竭患者中應用的研究。 「'med-go'不僅能快速解析文獻尋找創新點,還能提供專業的評價和改進建議,幫助優化統計方案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科研效率。」劉彬博士說。
「med-go」強大的醫學專業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也讓醫院管理進一步實現「數據說話」。以病歷品管管理為例,東方醫院醫生工作站引入“med-go”,系統根據一套嚴格的評分標準,對病歷進行自動審核和評分,對每一項給出具體的評分和改進建議,幫助醫生完善病歷,提升醫療品質。在此基礎上,東方醫院正積極籌劃,基於「med-go」醫學大模型和進行「智慧醫院」管理體系建設,對醫療資源進行全方位、高效率的管理。
東方醫院副院長許朝暉表示,「med-go」最大的特色是來自醫生,服務醫生。作為完全由醫師團隊發起,主創參與研發的醫學大模型,med-go的臨床決策支援能力「精益求精」始終是最核心的堅持。下一步,醫院將繼續以聯合實驗室為依托,持續完善系統功能,包括更深入的臨床決策支援、更智慧的醫療品質管理和更個人化的醫學教育方案,讓「med-go」成為與醫生共同在醫學領域深度探索的強大工具,真正實現人工智慧與醫療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