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行銷界也開始了快速發展,並每隔一段時間有一個新概念產生,其發展的盛況,1937年成立的美國行銷協會恐怕都始料未及:「行銷組合」、「品牌行銷」、「社會行銷」、「大行銷」、「整合行銷」….
近年來,公關新聞行銷這些年越來越受到注重和推崇,原因是什麼呢?
一、微利時代的到來,整合行銷傳播概念的深入
企業是越來越不好做了。耳聞目睹一些企業生產的零售上百元的產品,純利不足一元,還樂顛顛地擴大規模,爭取把總量沖上去。也耳聞目睹一些企業生產一個、虧一個,仍然硬撐著,心裡叫勁:挺住!挺住!挺到國家經濟環境好了就是勝利!真有如經濟學家所言:暴利時代已成歷史,我們已經進入微利時代。
1997年,山東秦池豪情萬丈以3.2億元奪得CCTV黃金時段廣告標王,但據報紙上稱,它已折戟沙場;1998年,愛多VCD以2.1億元再度奪得標王,目前正在苦苦掙扎,期待東山再起。有了這樣的教訓,企業在廣告上一擲千金的瀟灑恐怕是再也沒有了。
企業利潤的降低,兩度CCTV標王的前車之鑑,使得企業目前投放廣告趨於理性。統計數據表明,企業廣告,尤其是投資甚鉅的媒體廣告的總量正在下降,就行業言,房地產、電子、保健品、酒類廣告投放量降幅最大。
然而,四大媒體的價格並沒有下降,反而有上升趨勢。
我們把目光再投向媒體受眾(聽眾、觀眾和讀者),他們正在抱怨廣告越來越多,西安某電視台還因此遭到觀眾的聯名上告。自來水管理部門也發現一個怪現象,每天晚上間歇性地用水量會突然增高,後來才發現,用水量增高時正是電視節目插播廣告的時間,觀眾利用這個時間去上洗手間。
另外,消費者對廣告的逆反心理正在增大,即信任度正在下降。許多同類產品的廣告往往在同一時段、同一版面播出登載,幹擾度越來越大,消費者記得的廣告也越來越少。
企業抱怨利潤越來越少,廣告要掏的銀子越來越多,廣告效果卻越來越小,消費者則抱怨廣告越來越多,可信度越來越小。在這「一多一少」的抱怨之中,消費者有苦難言,企業更有苦難言,樹企業產品形象,除了廣告促銷,果真別無他途?
隨著買方市場逐漸到來,大市場行銷觀念、整合行銷傳播觀念的提出和應用,許多新課題已經擺在了我們企業的面前:行銷目標已不僅僅是滿足消費需求,而是為了滿足消費需求或開發新的需求,改變消費習慣,爭取進入市場;涉及的有關方面除了消費者、經銷商、供應商、市場營銷公司之外,還包括立法者、政府機構、銀行、工會組織、行業團體、一般公眾;行銷手法上,除傳統4P(產品、定價、通路、促銷)之外,還包括另外2P,即權力與公共關係。光是廣告促銷,已經無法肩負企業達成行銷的目標任務,解決企業行銷所面臨的所有議題。國外企業在廣告預算下降的同時,也積極探討其他行銷手段。
二、注意力經濟的引發
在新經濟的浪潮中,英特爾公司前總裁葛洛夫預測,“未來的英特爾網之爭是眼球之爭”,這一說法一經提出,在IT業界精英爭相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也說:「隨著資訊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訊息,而是注意力。」人們把新經濟形像地描述為「注意力經濟」。如何在資訊爆炸的社會裡“爭奪眼球”,攫取稀缺的“注意力”,成為人們重點研究的課題。
三、投資型消費者的興起
同時,受眾的心理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傳統的日報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他們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只關心某位明星的私隱。他們要衣食住行、購物,他們也在投資,找好的項目,買能帶來增值的股票。當他們決定購買某個公司的產品或股票時,他們不僅需要知道這家公司是誰,生產什麼,還需要知道這家公司更多的背景。假如是一個經銷商,他要代理某個公司的產品,那他所要了解的就更多了。
消費者經濟頭腦的增強,投資型消費者的興起,催生了一大堆經濟、財經類的媒體,CCTV-2、《21世紀經濟報道》、《財經》、《經濟觀察報》、《證券時報》等,而在晚報、都市報中,甚至生活類的報刊中,經濟和財經報道也是長篇累牘,愈演愈烈。隨便登陸一下各種網站,網易、搜狐、中華網,你也會發現,緊挨著「無厘頭」的娛樂新聞下面,是更多的正兒八經的經濟新聞。
可以說,新聞行銷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在企業市場需要與傳媒發展的十字路口出其不易地相遇,並找到了交匯點,應運而生,越來越多地顯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四、新聞行銷的變革。
21世紀初,新聞行銷開始誕生,到如今,已是如火如荼。從早先點兵點將的單一發布,到如今網路新聞發布會,已成為企業新聞行銷的主要形式。
伴隨著新聞專線的深入,第一時間率先推出新聞專線服務,推出雞毛信——企業新聞發布專家,透過雞毛信,企業可以迅速將新聞、品牌資訊、新品上市快速傳達到數千家媒體,達到高效率、便捷的效果。
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企業生存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如何用好新聞行銷這個利器,為企業打開市場,成為企業長期發展的問題。